\"元叹此番立下大功了!\"
林阳含笑注视着顾雍。吴郡四大世家能如此配合,必是顾雍暗中使力。
若非如此——
吴郡之地岂会这般轻易归顺?
同时获得四大世家支持——
这可是连孙策都未能做到的壮举!
更何况——
林阳绝非孙策那等鲁莽之辈。
当年孙氏在扬州对世家锋芒毕露——
最终反误了自家性命!
实力未至碾压之势时,最忌锋芒毕露!
当效司马仲达,方得长久!
\"雍不过尽忠主公大业。\"
顾雍拱手应答。此时的他尚未历练出后世东吴丞相的沉稳气度——
正值壮年,野心勃勃欲更上层楼!
若助林阳全取扬州——
凭主公手中那批稻种——
这大汉江山,迟早要改姓林了!
林阳注视着面前的顾雍,语气坚定地说:\"元叹,立刻给吴郡各大世家传话,但凡归顺于我的人,必当厚待!\"
他深谙诱敌之道——
想引鱼上钩,必先投饵!
不撒窝料,鱼儿怎会聚拢?
养猪亦需养肥方可宰杀!
\"遵命,主公!\"
得到林阳的亲口保证,顾雍悬着的心总算放下。尽管见识过林阳对待徐州世家的手段,但顾雍始终难安。此刻明确了主公对扬州世家的态度,他终于能说服吴郡四大家族全力配合了。
\"元叹,会稽郡那边进展如何?\"林阳转而询问。
不是说会稽郡也有人来投诚吗?
\"咳...\"顾雍清了清嗓子,\"会稽太守陈瑀来信,愿率麾下一万五千将士归顺主公。\"
此言一出,厅内骤然寂静。
\"堂堂郡守,说降就降了?\"坐在侧席的太史慈再也按捺不住。
他率三万精兵前来是为建功立业,谁知刚到驻地——
吴郡献上一万兵马主动归附;
会稽郡守更夸张,直接打包一万五千人马来投!
这记重拳就像砸在棉花上,让摩拳擦掌的太史慈憋闷不已。
仗还没打,敌将怎么全投降了?
郭嘉捻须沉吟:\"若没记错,这位陈瑀太守,应是陈珪从事的兄长?\"
(
“正是如此!”
顾雍微微颔首,视线转向林阳,缓缓解释道——
陈瑀,乃是陈珪的族弟,同属陈氏一族。然而,因缘际会之下,他投靠了袁术。昔日袁术图谋扬州时,趁陈温病逝,派此人出任扬州刺史。奈何此人生性怯懦,至今仍滞留于会稽郡。如今袁术放弃扬州,转攻青州,加之林阳大军压境,他便起了归顺之心。
“主公,陈珪也曾多次修书劝他投诚,想必他此番举动,亦有此因。”
顾雍顺势提及陈珪,将他也纳入此事之中。
对于会稽郡的局势,他其实并无十足把握。吴郡由江东四大世家掌控,因此他敢断言,只要林阳兵临城下,吴郡士族必将开城相迎。然而会稽郡的陈瑀,其态度却未必能完全预料。
“无妨,袁术如今深陷青州两郡,数月之内无力南下。”
林阳淡然回应。只要他能抢先占据会稽郡,陈瑀即便不愿投降,也由不得他了。
“此外,主公还需留意丹阳郡。”
说完会稽与吴郡之事,顾雍神色一肃,语气转沉。
扬州三郡之中,最令顾雍难以掌控的,便是丹阳。此地素有凶悍之名,昔年陶谦麾下的丹阳精兵,便源于此处。而如今执掌丹阳郡的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