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玥小公主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清晰地喊出“爸爸”
,仿佛为纪家的生活按下了一个加键。
小家伙以惊人的度成长着,从摇摇晃晃到步履稳健,从简单的音节到试图模仿更多的词汇,每一天都带给这个家庭新的惊喜。
纪靳修书房的抽屉里,专门存放女儿成长印记的文件夹越来越厚,里面不仅有照片、视频,还有洛梨随手记录的、女儿有趣的童言童语和成长瞬间。
洛梨的事业也如同驶入了快车道。
“岛屿文化”
因其独特的理念和扎实的成果,影响力持续扩大,接连拿下了几个颇具分量的政府合作项目和国际基金会资助。
她变得更加忙碌,频繁地穿梭于别墅的书房、线上会议室和偶尔必须出席的线下活动之间。
但她总能神奇地将时间调配得当,确保不错过孩子们的重要时刻,尤其是曦玥睡前的亲子时光。
她身上那份兼顾事业与家庭的从容,让她散着一种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然而,平静的海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最先察觉到异常的是苏珊。
她在一次常规的项目复盘会议上,敏锐地现,某个原本推进顺利的社区青少年艺术中心项目,在资金审批环节遇到了不明原因的滞涩。
负责对接的政府部门人员态度依旧客气,但流程却莫名慢了下来,给出的理由也含糊其辞。
“有点不对劲,”
苏珊在电话里对洛梨说,语气带着职业性的警惕,“我查了一下,不是普遍性的流程调整,好像就卡在我们这个项目上。
我担心……是不是有人从中作梗?”
洛梨正在书房审阅下一季度的预算,闻言停下了手中的笔。
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花园里,纪靳修正耐心地陪着摇摇晃晃走路的曦玥,以及在一旁踢球的等等和画画的念曦。
温暖的阳光笼罩着他们,构成一幅安宁美好的画面。
她沉默了片刻,对苏珊说:“先别急,按正常流程跟进,同时私下里打听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症结所在。
注意方式,不要打草惊蛇。”
挂了电话,洛梨的心头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她并不惧怕商业上的正当竞争,但这种来自不明方向的、非市场性的阻力,往往更令人防不胜防。
会是谁?商业对手?还是……与纪家有关的某些人?
她没有立刻将自己的担忧告诉纪靳修。
他最近正在主导一个跨国能源并购案,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她不想让他为这些尚未明朗的事情分心。
她相信自己和团队有能力处理。
然而,事情的展比她预想的要快,也更复杂。
几天后,一则看似不起眼的报道悄然出现在某家以深度调查闻名的财经媒体网站上。
报道没有直接点名“岛屿文化”
,却用隐晦的笔触,描述了一家“背景深厚”
的青少年公益机构,利用特殊资源进行“非公平竞争”
,挤压同类型小机构的生存空间,并质疑其项目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文章列举了一些模糊的“案例”
和“业内人士”
的匿名评论,指向性虽未明说,但圈内人稍加联想,便能猜到矛头对准的是谁。
这则报道像一颗投入水面的石子,虽然尚未引起大众层面的广泛关注,却在特定的公益圈和投资圈内激起了一阵窃窃私语的涟漪。
紧接着,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零星的、针对洛梨个人的负面帖子。
内容无非是老调重弹,质疑她借夫家势力经营“岛屿”
,将她的事业成就归因于“纪太太”
的身份,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