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内部那场关于“重量转移”
的微妙调试,在纪靳修有意识的克制与洛梨温柔的坚持下,如同被细心抚平的丝绸,褶皱渐消,呈现出更为顺滑温暖的质感。
纪靳修依然保持着他的高效与条理,但在家庭领域,他学会了将那份掌控欲收敛,更多地扮演一个参与者、支持者,而非决策者。
他开始享受这种“失控”
带来的新奇体验——享受等等偶尔不按图纸拼出“外星堡垒”
的创意,享受念曦练字时某个笔画意外的、带着童稚趣味的歪扭,甚至享受洛梨某次心血来潮下厨结果差点烧糊了锅底的、带着烟火气的慌乱。
这种松弛,仿佛也为他一直以来紧绷的神经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现自己处理集团事务时,思路似乎比以往更加开阔,某些曾经困扰他的瓶颈,竟在某个陪孩子搭积木的下午,灵光一现地找到了突破口。
而洛梨,在确认了纪靳修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真正开始享受并适应这种新的家庭节奏后,一直悬着的心也彻底落回实处。
她像一只确认了巢穴安全温暖的鸟儿,开始将目光重新投向窗外那片属于她自己、曾翱翔其上的广阔天空。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苏珊带着一份厚厚的剧本,再次踏入了纪家别墅。
与以往不同,这次她的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兴奋与谨慎的复杂表情。
“梨子,这个本子……我犹豫了很久,不知道该不该递给你。”
苏珊将剧本放在洛梨面前的茶几上,封面上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她的岛屿》。
洛梨挑了挑眉,拿起剧本:“能让苏珊姐你都犹豫的剧本,我倒要好好看看了。”
她翻开第一页,很快便被吸引。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年近四十、在旁人眼中拥有“完美”
家庭——事业有成的丈夫、乖巧懂事即将上大学的女儿——的女性,林深。
她在一次例行体检中,被查出罹患了早期乳腺癌。
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不仅击碎了表面的安宁,更迫使她开始回自己这看似圆满、实则早已在日复一日的家庭付出与社会角色扮演中,逐渐迷失了自我的前半生。
故事没有停留在疾病的苦痛与家庭的温情上,而是深刻地描绘了林深在治疗过程中,如何一点点剥开那些被“妻子”
、“母亲”
、“女儿”
、“员工”
等身份标签层层包裹的外壳,重新去审视自己内心那片荒芜已久的、名为“自我”
的岛屿。
她开始尝试年轻时放弃的绘画,与观念传统的母亲爆激烈冲突,与看似体贴却早已习惯性忽视她内心需求的丈夫产生隔阂与疏离,甚至与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女儿,在碰撞中重新认识彼此……
这是一个关于女性自我觉醒、寻找生命真正价值与内核的故事。
题材敏感,视角独特,情感层次极其复杂,对演员的演技、人生阅历和内心力量都是极大的考验。
洛梨一口气读完,合上剧本时,窗外已是夕阳西沉。
她久久没有说话,胸腔里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激荡、翻涌。
林深的挣扎、迷茫、痛苦与最终的破茧重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她内心深处某些连自己都未曾仔细探寻过的角落。
作为演员的挑战欲被彻底点燃,而作为女人、作为妻子、作为母亲的共鸣,更让她对这个角色产生了强烈的渴望与……一丝畏惧。
“怎么样?”
苏珊小心翼翼地问道,她看得出洛梨被深深触动了。
“剧本……非常好。”
洛梨的声音有些沙哑,“王导的?”
“嗯,还是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