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动等等。
这些问题琐碎却实用,充分显示了她想要认真学习的诚意。
钟管家一一解答,言语简洁却精准。
洛梨听得极其认真,甚至拿出手机备忘录仔细记下关键点。
一老一少,就在老宅偏厅的沙上,进行了一场低调而高效的“教学”
。
钟管家惊讶地现,洛梨的理解力和记忆力都极好,举一反三,而且态度始终谦逊认真,没有丝毫的不耐烦或敷衍。
问完了基础的,洛梨才看似不经意地提到:“钟管家,我听说纪家有一些长期合作的慈善基金会和公益项目?我对这些也很感兴趣,不知道方不方便了解一下?我想着,或许以后也能尽一份心力。”
这个问题,就触及到了“纪太太”
的责任范畴了。
钟管家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起身去书房取来了一份厚厚的资料。
“这些是纪氏旗下几个主要基金会和公益项目的年报和近期规划,”
钟管家将资料递给洛梨,“洛小姐有兴趣可以看看。
老夫人近年来虽然不太直接过问具体事务,但每年都会亲自审阅报告,尤其关注几个传统的助学和医疗救助项目。”
洛梨接过那沉甸甸的资料,如同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她郑重地道谢:“谢谢您,钟管家,我会认真看的。”
离开老宅时,洛梨感觉自己收获颇丰。
她不仅得到了一位“资深导师”
的指点,更获得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切入点——慈善公益。
这无疑是融入纪家、获得老夫人认可的一条重要途径,也符合她自身的价值观。
接下来的日子,洛梨仿佛回到了高考前冲刺的状态。
她推掉了所有不必要的社交和娱乐,一有空就研读钟管家给她的那些资料,熟悉各个项目的运作模式、受助群体和影响力。
她甚至主动联系了其中一个助学项目的负责人,以“志愿者”
的身份,低调地参与了一次线下探访活动,亲自去偏远山区看望了受资助的孩子们。
她没有告诉纪靳修,也没有借此炒作新闻,只是默默地做着这一切。
在这个过程中,她看到了纪家光环之下,那份切实的社会责任感和回馈社会的初心,这让她对纪家、对老夫人,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同时,她也没有忘记经营与纪靳修的小家。
她真的开始跟着家里的厨师学习烹饪,虽然进步缓慢,偶尔还是会闹出笑话,但纪靳修总是那个面不改色的“试吃员”
。
晚上的时光,他们依旧一起看电影,聊天,或者各自做着自己的事,享受那份宁静的陪伴。
偶尔,她会装作不经意地问起他小时候的事,问起他母亲的零星片段。
纪靳修的话依旧不多,但不再像最初那样完全回避。
他会简单地说一些,比如母亲喜欢园艺,小花园里曾经种满了玫瑰;比如母亲弹得一手好钢琴,他小时候常常听着琴声入睡……
这些零碎的细节,在洛梨心中慢慢拼凑出一个温柔、优雅、热爱生活的女性形象,也让她对颈间的那枚翡翠,有了更深的感情。
时机很快到来。
一周后,纪氏旗下最大的“晨曦”
助学基金会举办年度答谢晚宴。
这类晚宴虽不如慈善晚宴那般星光熠熠,但来的多是政商界要员、文化教育界名流以及重要的捐赠人,规格极高,也更注重内涵。
洛梨知道,老夫人虽然不会亲自出席,但一定会关注。
她征求了纪靳修的意见,他自然是无不可。
于是,两人再次一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