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睡衣的念曦抱着她的小兔子玩偶,怯生生地探进头来。
她似乎被爸爸疲惫的样子吓到了,有些不敢进来。
洛梨朝她招招手:“念曦,怎么了?”
念曦看了看妈妈,又看了看爸爸,犹豫了一下,还是慢慢地走了进来。
她没有像往常一样扑向爸爸妈妈,而是走到书桌前,踮起脚,拿起了她白天练习书法用的一张纸。
她走到纪靳修面前,将那张纸举起来,递到他眼前。
纪靳修和洛梨都低头看去。
洁白的宣纸上,不再是单个的汉字,而是念曦用她尚且稚嫩的笔触,写下的四个稍显歪扭、却一笔一划都极其认真的字:
风雨同舟。
那一刻,仿佛有什么东西,重重地击中了纪靳修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他纵横商界多年,见惯了风浪与背叛,早已练就了铁石心肠。
可女儿这无声的、却蕴含着千言万语的四个字,像一道暖流,瞬间冲垮了他所有的疲惫和筑起的心防。
他伸出因连日操劳而有些微颤的手,接过了那张薄薄的纸。
他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四个字上,喉结滚动了一下。
他抬起头,看向女儿。
念曦也正看着他,那双酷似洛梨的大眼睛里,没有了平日的怯懦,只有一种纯净的、全然的依赖和信任。
纪靳修将女儿轻轻地、却无比郑重地拥入怀中。
他的动作有些僵硬,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情感。
“谢谢。”
他在女儿耳边,用极低的声音说道。
洛梨站在一旁,看着相拥的父女二人,眼眶瞬间湿润。
她从未想过,那个敏感内向、需要他们小心翼翼呵护的女儿,会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时刻,用她独特的方式,给予了父亲如此巨大的力量。
这不仅仅是四个字,这是一个家庭在风雨来临之际,最坚定、最温暖的誓言。
纪靳修将那张写着“风雨同舟”
的宣纸,用磁铁仔细地贴在了书房最显眼的白板上,与那些复杂的商业图表和数据分析并列。
接下来的日子,风暴依旧猛烈。
纪靳修带领着他的团队,展开了艰难的反击。
他们一边动用一切法律手段,起诉凯恩资本散布谣言、操纵市场,一边紧急与各大银行、合作伙伴进行沟通,稳定信心,同时也在二级市场上与做空势力进行着惊心动魄的搏杀。
这期间,纪老夫人也亲自打来了电话。
她没有过多询问细节,只是语气沉稳地告诉纪靳修:“纪家历经风雨,根基不是你想象的那么浅薄。
需要家里做什么,直接说。”
家族的力量,在关键时刻显现出来。
纪老夫人动用了一些多年积累的、不为人知的人脉和资源,从侧面为纪靳修缓解了一部分压力。
而洛梨,则始终坚守着她的阵地。
她不仅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
她联系了苏珊,主动接下了几个她之前因为《月光雕刻师》而推掉的、颇具分量的高端品牌活动和一场国家级的重要文艺晚会的演出邀请。
她的出现,姿态从容,光彩照人,面对媒体关于纪氏风波的旁敲侧击,她只是微笑着,四两拨千斤地回应:“我相信我的先生,正如他一直以来相信我追求我的事业一样。
困难是暂时的,纪氏企业的实力和信誉,经得起考验。”
她没有诉苦,没有辩解,只是用她一如既往的优雅、自信和专业,向外界传递着一个清晰的信号——纪家稳如磐石,纪太太安之若素。
她的这种镇定和公开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舆论、安抚人心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