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坎挺感慨。
“对了,黄先生,我来就是想跟您聊聊聂海峰和鲍雨这俩孩子的事,听小雨说您已经在帮聂海峰找学校了?想去哪个国家啊?”
汪富贵问。
余震没想到汪富贵会提出让他做报告,他想起在北大大讲堂做报告时的情景,想想那应该算自己人生最光彩的时刻了。
可他还没搭上话,这姓汪的又聊起孩子出国的事,该不会是说说而已吧?
“我这方面还真不灵光,找中介费用挺贵,害怕被坑了,还正想请教您呢。
想去意大利。”
黄坎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学什么啊,一定要出国,在国内就不能学吗?”
余震很反感。
他这人就是一点儿不同的声音都听不进去,就算黄坎与他交好,他也一样不会趋炎附势。
黄坎有些尴尬,不知该怎么应对越战英雄。
汪富贵转而对余震说:“余老师语文课教的不错,成绩很突出,我有个事情跟您商量,您回去也跟您父亲通个气。
咱们歙县徽学研究院是国家级非遗单位,歙县的高中在省里也算是重点,我想请您去那里做巡回演讲,讲讲您在越南前线的经历,讲讲您那歌的创作过程。
看看再办几次作文和阅读讲座,不知您意下如何?您父亲跟您一起去,我们的李茂才师傅一定能跟您老爸聊得来。”
“嗨呀,汪校长啊,您这个主意好啊。
我正担心徒弟走了,剩下李茂才这个师傅怪寂寞的,对,那里山清水秀的,对老人家更适合。
吃的也比北京好。”
黄坎很支持。
汪富贵趁余震上课的时间又跟余晖聊了他的想法,余晖很感激,觉得儿子捅了这麽大篓子,人家汪校长非但不计较还帮着想办法。
“您老先别跟您儿子说要长期在那里,我先帮他推荐推荐,如果能在县里的高中给他找到编制,他就可以有个稳定的工作了,您老也可以有个依靠。”
汪富贵说道。
余晖拉着汪富贵的手不住摇晃着:“汪校长,您真是我们父子的贵人呐。
您替我跟一鸣道个歉,还有他的堂客,人家对我们那么好,唉,我的儿子不成器啊。”
“老伯,别这麽说,如果有编制也要经过考试的,您儿子有能力,只要找到用武之地他能做得很好的。”
您要放宽心,有任何困难让李茂才师傅转告我,我会尽力帮您解决,我和一鸣也会经常去看你们的。
“余晖满口答应。
风和日丽的一天,汪富贵开车带着鲍峰兄弟俩和余晖、余震父子一起到了歙县。
李茂才把余晖父子待若上宾,连鲍峰兄弟俩和聂海峰都觉得李茂才和余晖很投缘。
h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