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教授的倡议和组织之下,北大文史哲各科、系都展开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拯救。
汪富贵带着金凤参加到这个活动中来,金凤开始懵懵懂懂地,一讲话就脸红。
可只要让她剪纸,就见她一双细嫩、灵巧的手翻转、扭动,在你还没看明白的时候,一幅剪纸就展现在你眼前了。
汪富贵第一次带金凤到镜春园来,金凤吓得满手汗涔涔地,脸上泛起红晕。
汪富贵把她介绍给童教授。
“老师,这就是我常跟您说起的金凤。
我们那里的剪纸能手。
当然,她手可巧了,什么手工艺品都会做。
什么编啊,绣啊,捏啊什么的样样都在行。”
汪富贵说道。
他只顾自己说,没注意金凤的反应。
在童教授提醒下,他回头一看,金凤下巴都抵到了胸前,脸涨得通红。
他俯在金凤耳朵上低语了一会儿。
金凤从包里拿出一张红纸和一把剪刀,开始用剪子剪那张红纸,边剪边抬头看看童教授,目光中是敬佩,进门时的慌张不见了。
不大会儿功夫,金凤双手托着一幅剪纸捧到童教授面前。
童教授定睛一看,是自己的头像。
他不禁感叹:高手在民间。
用赞许的目光看着金凤。
”
富贵呀,你还是个伯乐呢,你为咱们北大现了一个人才啊。
不过,以后不要说是你们村里的剪纸能手啦,是咱们国家的非遗传承人。
金凤老师,快,到这里坐,慢慢聊。
“童教授说道。
他边说边指指身边的椅子,招呼着金凤。
群莉娘桂香看了金凤的剪纸技艺也是很佩服,心想:这得是祖传的吧。
这时,她轻轻拽拽金凤的衣袖,让她坐在童教授身边。
金凤听童教授说”
咱们国家的非遗传承人”
,吓得不轻,自己就会些手工活计,这传承人是干什么的呢?她心里开始打鼓。
眼睛不住地看着汪富贵。
“童教授,那金凤应该是第一批非遗传承人了吧?要怎么申请啊?我帮她准备。
“汪富贵接着问。
”
对,是第一批,她的作品每一类型的都拿过来,专家要做评语。
有一个民俗学的考试,都是选择题,你可以帮她准备准备。
也许还要现场创作。
“童教授拿起桌上自己的头像,仔细品味着。
”
这副头像很形象,我很喜欢。
谢谢啊,金凤老师,你很有天赋。
你这是祖传的技艺吗?“童教授问。
”
不是,就是七八岁的时候跟村里一个会剪纸的婆婆学的。
后来就自己瞎琢磨着弄。
“金凤说道,还瞧一眼汪富贵,似乎怕自己哪句话说错了。
她见富贵哥也是一直微笑地看着她,心里踏实了许多。
自从见过了童教授,金凤开始学习民俗学,书本上那些文绉绉的话,让她的眉毛常常拧起个疙瘩。
她天天在成才学校上剪纸课,学生们知道她能看见什么剪什么,还能把别人嘴里的故事剪成小人书,都觉得神奇,也越佩服她了。
两个儿子都被富贵哥送进了海淀镇里的打工子弟学校,每天早上富贵哥都开车送两个孩子去上学,晚上下课了再去接。
金凤则是除了上课就捧着《民俗学》念,看累了就做剪纸。
富贵哥从杭州带回好多手工纸伞,布娃娃,木片做的风车、洋房,她一样一样地拆开,再复原。
然后找材料,琢磨着自己做,好多地方她还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