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舒适。
童稚坐在椅子上,他从未接受过催眠,略显紧张。
不由得抬眼看着这位叫晓研的催眠师。
心想:你长成这样,让我怎么睡得着。
晓研语调柔和,声音和缓地引导着童稚,“放松,放松”
,普普通通的两个字被她重复念叨着,童稚却像中了魔法,慢慢地进入催眠状态。
他感觉呼吸逐渐平稳,身体也逐渐放松下来。
在催眠状态下,晓研帮助童稚探索内心深处的情绪和想法,寻找导致失眠的原因。
他开始回忆一些过去的经历和情感,晓研说这样会逐渐释放出他内心的压力。
当童稚从催眠状态中醒来时,他似乎觉得和走进这里时不一样了,当晚回到公寓,他睡得很沉,这就是晓研说的:深度睡眠吗?他简直不敢相信。
而且,渐渐地他的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也延长了。
这个女人真的帮他摆脱了失眠的困扰。
于是两人开始语言沟通,相互介绍了自己的婚姻状况。
晓研来自上海,做心理诊所前是一名护士。
结过婚,有一个女儿。
来美国后,男人事业失败她就提出了离婚,自己带着孩子。
有很长一段时间她靠家里经济援助,后来考取了心理咨询师,日子才逐渐好过了些。
现在,诊所的收入完全能满足她和女儿的生活开销,也能给女儿提供良好的教育。
童稚善于抓住机会,他不失时机地把晓研展成了自己的客户。
他给出的理由是:现在看上去生活很平稳,不意味着会一直平稳下去,所以当现在比较富裕时要积极投资。
这位美女咨询师呢?骨子里就有投资的基因,她跟上童稚不到两周就尝到了投资的甜头。
毕竟童稚在做科研开时,就在兼职为别人荐股了,经验算得上丰富。
而晓研做心理咨询每小时收费虽然不低,但那是有数的钱,股票投资给她的感觉就是没有天花板。
她不仅自己投,还把国内的朋友也拉到童稚麾下,这让童稚从意外到惊喜,再到拜倒在石榴裙下,前后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想想之前在各种场合结识的那些女性,不是看他年轻,就是想把他当成提款机,没有想帮着他赚钱的。
晓研是第一个想帮他,并且能帮他赚钱的女人。
在晓妍的陪伴下,童稚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
他开始重新找回对股票交易的激情,并且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
在他看来,晓研是陪他走出低谷的人。
巧的是,晓研也是位”
姐姐“,比他大了四岁。
九十年代,上海股市成长最快的年代。
炒股热潮席卷了浦江两岸,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片狂热之中。
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话题离不开股票,那些平时吃饭碗都小一号的上海人,此刻却展现出了惊人的魄力和勇气。
在上海有一句话:”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
“老上海人的确把浦东叫做:”
乡下。
“也对,知青插队时,许多上海知青就是去的浦东。
在股市红火的那段时间里,有一股暗流涌动着,就是地产。
当弄堂里的一大家子人还在为分到房子绞尽脑汁时,那些在股市里赚到钞票的人们,却把眼睛盯上了浦东。
把他们从故事里赚到的钱,转手买成了浦东的房子,这成了上海式的”
落袋为安“。
所以,对于投资的人来说,钱不是在银行里存起来的,是滚动的,要不怎么叫:财源滚滚呢?晓研乐的在童稚这里赚到更多的钞票,跑回上海去买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