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蒋丽考上北大,家里似乎多了不少亲戚。
他们大多在周末带着读书的孩子,来家里”
拜谒“这位北大才女。
开始蒋丽没当一回事,只是觉得被人家指着鼻子说:“看看你们姐姐,多优秀,上学时候用功,一点儿都不让大人费心,再看看你们。”
诸如此类的话,听上去,不要说他们带来的那些孩子,就是蒋丽,也觉得难受。
日子长了,这样的“陪审“就成了一种折磨。
可是毓秀很享受这样的光景。
她似乎也不那么忙了,周末总有时间接待这些亲戚。
吕一鸣看中这个机会,跑过来给蒋丽解围,却不想节外生枝。
又是一个周末,亲戚又来造访。
蒋丽只是草草打了招呼就进书房去了,吕一鸣也跟着进了书房。
亲戚问毓秀:”
赵大夫,那是丽丽的对象吧?“
”
不是,院子里的邻居,从小一起玩儿大的。
瞧您,别瞎编排。
“毓秀的不满已经挂在脸上。
”
没有,我是说小伙长得俊,也是大学生吧?“亲戚还是穷追不舍。
”
没有,人家都参加工作了。
“毓秀敷衍着。
”
那,在哪儿上班呐?“亲戚还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
北京饭店。
“毓秀嘴都撅起来了。
”
那我觉得配不上咱们丽丽,怎么也得是国营单位,国家干部嘛。
“边说,还边拿眼扫着毓秀。
毓秀洗好一盘水果,本想给亲戚和她孩子吃,现在她想给她点儿颜色看了。”
您先坐,我把这水果给丽丽送屋里去。
孩子回来得复习功课,怪辛苦的。
“说完,看也不看那亲戚,就向书房这边来了。
蒋丽坐在写字台前,手里捧着一本书。
吕一鸣在旁边自顾自地白活着。
”
最近咱们班同学还有谁跟你联系吗?“吕一鸣问。
”
还真没有。
“蒋丽干巴巴地回了一句。
”
哎,也难怪。
考上大学的不多,何况您考上的是北大,高处不胜寒呐。
“吕一鸣很为自己的附庸风雅得意。
他厚起脸皮凑到写字台前,一条腿压在桌角,另一条腿放在地上,脚尖胡乱地划拉着。”
别说,你那天竞选学生会主席,真飒!
“
吕一鸣话音没落地,毓秀端着果盘推门进来了。
吕一鸣倏地直起身子,叫了一声:”
阿姨好。
“
毓秀眉头微微皱了一下,转而问道:”
一鸣,你爸妈好吗?好久没来玩儿了,等下吃了饭再走哈。
“
”
谢谢阿姨惦记,我爸妈都挺好的。
“吕一鸣有点儿受宠若惊了。
毓秀把果盘放在写字台上,轻轻带上门出去了。
吕一鸣问蒋丽:”
丽丽,你妈啥时候会做饭了?
蒋丽从果盘里揪了一颗葡萄放进嘴里,狠狠地瞪了吕一鸣一眼。”
那不是有亲戚嘛,赵大夫最多打个下手。
“
”
我说呢。
“吕一鸣彷佛很释然。
晚上,亲戚们都走了,吕一鸣也回家了。
就只有一家三口。
毓秀想趁着老公在,要好好敲打敲打闺女。”
丽丽,我跟你说哈,咱们不着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