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小的藏身洞穴成了暂时的避风港。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精确的刻度,只能通过艾拉外出探查和归来时带回的、从岩壁冷凝水收集器里积累的水量来粗略估算。
晁夜(本体)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半昏半醒之间。
身体的创伤在药物、休息以及他顽强运转的《地脉初解》作用下,极其缓慢地愈合着。
骨骼的裂痕在弥合,撕裂的肌肉在修复,但那种深入骨髓的虚弱感和精神层面的刺痛依旧如影随形。
最奇异的还是与星炬核心的那条“纽带”
,它如同一个额外的、沉重的能量器官,时刻提醒着他那份越个体的责任,也带来一种奇特的“锚定”
感,让他在精神恍惚时不至于彻底迷失。
他尝试过更深入地“感知”
这条纽带。
在一次深度冥想中,他仿佛顺着纽带“看”
到了深渊之底那簇稳定燃烧的、微弱的乳白色火焰。
火焰的光芒似乎比之前明亮了一丝丝,虽然微不足道,却带着一种顽强不屈的生机。
他甚至能模糊地接收到一些极其微弱的、非语言的“信息流”
——那是星炬在缓慢汲取周围环境中残存的、稀薄的秩序能量,如同一个重伤的巨人在沉睡中自主呼吸。
(晁夜内心os:它在自我修复?虽然慢得可怜…但这或许是个好迹象。
)
他将这个现告诉了艾拉。
艾拉对此感到震惊且难以理解,但她也确认,这片区域原本混乱的能量场,最近确实呈现出一种极其细微的、趋向稳定的迹象,尽管范围很小。
“可能…是你的连接,或者星炬本身的影响,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周边环境?”
艾拉推测道,眼神中带着一丝敬畏,“如果真是这样…那‘守夜人’守护的,或许不仅仅是遗迹本身。”
这个现带来了一丝宽慰,但也让晁夜肩上的担子感觉更重了。
而更多的注意力,则放在了那团沉寂的化身核心上。
自那次短暂的脉动和传递出破碎信息后,核心再次陷入了死寂。
晁夜每天都会花时间,尝试用自身恢复了些许的精神力,混合着那丝星炬的秩序感应,去轻轻“触碰”
它。
过程如同在触碰一个布满裂痕、一碰即碎的水晶,必须极其小心。
起初毫无反应。
但在数天(?)坚持不懈的尝试后,变化再次生。
那并非意识的苏醒,而是“基石编码”
残光的一种…自主运行。
当晁夜的精神力带着秩序波动靠近时,那几点暗金色的残光会微微亮起,如同生锈的齿轮被注入了些许润滑油,开始以一种极其缓慢、近乎停滞的度,自行推演、流转。
它们不再试图破译外部信息,而是仿佛在…自我检视和修复?
(晁夜内心os:编码本身具备一定的自我维护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偶尔会有一些更加破碎、但似乎更具“基础性”
的信息碎片,如同静电干扰般逸散出来,被晁夜捕捉到:
…定义…生命模板…偏差检测…
…能量…结构稳定性…优化算法…
…协议…底层交互…权限验证…
这些信息晦涩难懂,但晁夜隐约感觉到,这似乎是“基石编码”
在尝试修复自身受损的“逻辑结构”
。
它就像一个失去了操作系统的电脑硬盘,里面的数据(关于生命、秩序、能量的底层规则)还在,但读取和执行的“程序”
损坏严重。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化身之前能运用编码的力量,却始终显得冰冷机械——它可能从未真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