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名为《梦境、符号与集体无意识:荣格晚期未公开手稿研究(臆想版)》的书,如同一个潘多拉魔盒,被严密地封存在“螺丝”
提供的最高级别隔离箱内,安置在安全屋的角落。
它安静地待在那里,却无时无刻不散着一种令人不安的吸引力。
晁夜没有轻易尝试去触碰或阅读它。
在『思维殿堂』内,他构建了这本书的详细模型,反复推演着各种可能性:毒药?微型炸弹?信息陷阱?还是某种更诡异的精神影响载体?
“螺丝”
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远程检测手段——光谱分析、微观振动监测、甚至尝试用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进行极谨慎的扫描。
结果显示,书的材质就是普通的纸张和油墨,没有任何已知的化学或放射性危险。
但它内部似乎存在着一种极其微弱、无法解析的能量场,或者说…信息场。
“物理上安全,不代表真正安全。”
晁夜对“螺丝”
说,“尤其是涉及‘集体无意识’和‘符号’这类概念,对方的手段可能出常规物理范畴。”
他决定采取最谨慎的策略。
他让“螺丝”
制作了一个完全物理隔离的阅读环境——一个通过机械臂翻页、高清摄像头拍摄,再将图像传输到隔离屏幕上的装置。
他本人绝不会直接接触书页,甚至不会直接观看第一次传输的图像,而是由“螺丝”
先进行一遍数字过滤和异常检测。
准备就绪后,机械臂在隔离箱内缓缓翻开了书的封面。
第一页是空白的。
第二页依旧是空白。
第三页…开始出现一些杂乱无章的、仿佛儿童涂鸦般的线条。
“图像传输正常,数字滤网未检测到已知病毒或异常代码。”
“螺丝”
汇报。
晁夜站在隔离屏幕前,凝神观看。
那些线条逐渐变得复杂,交织成难以理解的图案,隐隐约约能看出一些扭曲的人形、眼睛、以及…荆棘。
他看着看着,突然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那些图案仿佛在屏幕上游动起来,试图钻入他的脑海。
一种低沉的、意义不明的呢喃声似乎在他耳边响起。
【检测到异常精神干扰波动…】
【强度:低。
来源:外部视觉信息流。
】
【建议:强化精神壁垒,中断视觉连接。
】
系统的警告音及时响起!
晁夜猛地闭上眼睛,切断视觉输入,那股眩晕感和幻听立刻减轻了大半,但残留的恶心感依然存在。
好险!
这书果然有问题!
它不是通过物理手段,而是通过特定的视觉符号组合,直接对观察者的精神进行干扰和污染!
“中断传输!”
晁夜立刻下令,“‘螺丝’,你那边有没有感觉异常?”
“…没有。”
‘螺丝’的声音带着困惑,“我接收的是二次传输的数字信号,经过了多重缓冲和过滤。
原始图像有那么大威力?”
“看来它的影响需要直接或近乎直接的视觉接触。”
晁夜心有余悸,“把已传输的图像全部打上最高危险标记,封存。
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直接观看原始图像。”
“明白。”
晁夜深吸一口气。
对方送来的不是炸弹,却是一件更阴毒的精神武器。
如果刚才他忍不住好奇直接翻阅,或者“螺丝”
的防护措施没那么严密,后果不堪设想。
但危机中也蕴含着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