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联系。
晁夜沉思片刻,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利用一个极其冷门的、本地技术工人偶尔会浏览的行业论坛,用一个新注册的、毫无特征的账号,布了一条看似普通的求助帖:“求助:dxf-3ooo型数控中心,参数日志代码‘7x3a-ck’段频繁报错,是否硬件兼容性问题?”
其中,“7x3a-ck”
是他从异常数据包中提取的一个无关紧要但特征明显的小片段。
如果曹镇看到,一定能明白这是给他的警示——问题确实存在,且与硬件底层可能相关(暗示更深层的危险),让他加倍小心。
处理完曹镇这条线,晁夜将目光转回“余寸”
和“aeterna”
。
『数据可视化』能力同样适用于此。
他将在论坛、数据库、以及“余寸”
数据包中搜集到的所有与“aeterna”
公司、其关联方、可疑资金流、甚至“余寸”
的技战术特点等信息,全部导入,尝试构建关联图谱。
这一次,生成的图谱更为复杂,但也更i11uatg(具有启性的)。
“aeterna”
位于中心,延伸出多条线:一条线指向数家离岸控股公司(与东欧洗钱网络有关联);一条线指向某个北欧艺术基金会(可能与纹章来源有关);一条线指向几家高端安保和风险评估公司(白手套);还有一条极其微弱、几乎断掉的线,指向一个名为“星烁资本”
的国内投资公司。
而“余寸”
的风格特征,则与那条连接“安保公司”
和“aeterna”
的线,关联度颇高。
“星烁资本”
?这个名字很陌生,似乎与之前的调查方向都不直接相关,像是图谱生成过程中基于某种底层数据关联(比如注册地址的交叉、股东曾用名的重合等极其微弱的信息)意外产生的连接。
是噪音,还是意想不到的突破口?
晁夜决定,对“星烁资本”
进行快的初步侦查。
同时,他也要开始下那步险棋——放出购买“aeterna”
信息的风声。
他再次动用那个中立的暗网渠道,联系了另一个信誉未知但声称“只要能报价没有搞不到信息”
的情报贩子。
他没有直接提“aeterna客户名单”
,而是要求购买“aeterna公司近三年的非涉密业务趋势分析报告及主要合作方类型摘要”
,开出了一个不高不低、看起来很像初级商业尽调的价格。
信息出后,便是等待。
晁夜知道,“余寸”
很可能监控着所有与“aeterna”
相关的敏感词查询和交易请求。
他的这个举动,无疑是在对方布控的雷区边缘小心翼翼地试探。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晁夜一边用新能力持续分析数据,一边警惕地监控着所有通道。
先有回音的,是那个情报贩子。
回复极其简短:“目标敏感,风险溢价。
报价翻五倍,预付一半,不保证成功率。”
果然触了警报!
对方虽然没有明确拒绝,但瞬间抬价和风险提示,说明“aeterna”
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种禁忌。
几乎就在同时,晁夜布置的网络监控触器出了警报——有人正在用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试图溯源他这个匿名情报购买请求的源头!
手法…带着明显的“余寸”
特征,但更加小心,更像是在进行确认性侦查,而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