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官要什么‘硬货’?”
中年人声音压得很低,手指在桌上敲了敲,“老规矩,先看货再谈价,只收硬通货,法币贬值得快,得加倍。”
“3o-o6的步枪弹,要多少有多少?”
林文斌故意提高声音,目光却在殿内扫过,想看看有没有符合需求的弹药。
角落里一个穿黑色短打的汉子突然抬头,眼神与他对上,又迅低下头去——那汉子腰间的枪套是晋绥军制式的,虽然刻意用布条裹了,但林文斌一眼就认出,那是阎锡山嫡系部队才有的装备。
“3o-o6的货少,最近日军查得严,美式弹药不好运。”
八字胡引着林文斌走到后堂,掀开一块木板,底下露出几个木箱子,“这里有5oo,是从日军截获的中央军补给里偷出来的,每两块大洋,不还价。”
林文斌蹲下身,拿起一子弹对着光看——弹壳上印着“a194o”
的字样,确实是1伽兰德能用的弹药。
他心里一阵狂喜,刚想开口还价,突然听见前殿传来一阵骚动,有人用晋西话喊道:“张副官来了,快清场!”
八字胡脸色一变,连忙把木板盖回去:“客官先躲躲,这位爷惹不起。”
说着就把林文斌往旁边的杂物堆里推。
林文斌顺势躲进去,透过木板的缝隙往外看,只见一个穿着灰色长衫、戴着墨镜的男人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穿便衣的保镖,腰间鼓鼓囊囊的,一看就藏着家伙。
那男人摘下墨镜,林文斌的心脏猛地一缩——虽然对方留了八字胡,还刻意佝偻着背,但那侧脸的轮廓、走路时微微踮脚的习惯,分明是阎锡山的贴身副官张敬尧!
上次在临汾参加第二战区军事会议,张敬尧就站在阎锡山身后,林文斌对他印象极深,尤其是他左手无名指缺了半截——据说是早年跟冯玉祥部队冲突时被砍伤的,这特征绝不会认错。
张敬尧怎么会来黑市?林文斌屏住呼吸,看见八字胡满脸堆笑地迎上去,递上一支烟:“张副官,您要的货准备好了,就在里间。”
“日本人那边催得紧,东西要快。”
张敬尧的声音压得很低,但林文斌还是听清了几个字,“阎司令说了,这批‘药材’要亲自过目,不能出半点差错。”
“药材”
?林文斌心里打了个问号。
他悄悄捅了捅身边的警卫,示意他盯着张敬尧,自己则借着杂物堆的掩护,慢慢挪到里间的门口。
里间的门虚掩着,能看见几个日伪人员正把一叠叠文件装进黑色皮箱,张敬尧拿起一份文件翻了翻,嘴角露出一丝冷笑:“1o1军的布防图,日军给的价不低啊。”
林文斌的血液瞬间凝固了。
1o1军的布防图是绝密,除了军部和各师师长,没人能接触到,张敬尧手里的图纸,要么是阎锡山通过安插在1o1军的眼线获取的,要么就是……他在跟日本人做情报交易!
这时,张敬尧突然起身,对着日伪人员说:“告诉你们社长,阎司令同意‘共同防共’的条款,但日军必须先提供一批三八式步枪和弹药,补给晋绥军的损失。”
“社长在报社等着您,车已经备好了。”
日伪人员恭敬地回答。
林文斌心里一震——日本人的报社?汾城的日伪报社是《晋南新报》,表面上是宣传“大东亚共荣”
的喉舌,实际上是日军情报机关的据点,专门负责收集晋西各部队的情报,还暗中联络投降派。
张敬尧跟着日伪人员走出城隍庙,林文斌立刻跟了上去。
他让一个警卫留在黑市继续交涉弹药的事,自己则和另一个警卫远远跟在后面。
张敬尧上了一辆黑色轿车,车身上印着“日伪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