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昼夜兼程:千里驰援的生死时
194o年5月18日午后,金井镇外的公路上,1o1军大部队如一条钢铁长龙,朝着第五战区方向疾驰。
烈日炙烤着大地,路面被晒得滚烫,士兵们背着沉重的武器和行囊,汗水浸透了军装,紧紧贴在背上,每走一步都像是在蒸炉中前行。
林文澜骑着战马,走在队伍中间,目光扫过沿途的士兵。
有的士兵脚上磨起了水泡,一瘸一拐地跟着队伍;有的士兵体力不支,却咬着牙,互相搀扶着前进;还有的新兵脸色苍白,嘴唇干裂,却依旧紧紧握着手中的步枪,没有一丝退缩。
“军长,已经行军四个时辰了,士兵们体力消耗太大,是不是休息半个时辰?”
参谋骑马赶到林文澜身边,声音带着疲惫。
林文澜勒住马缰绳,抬头望了望天色,太阳依旧高悬,距离天黑还有两个时辰。
他心里清楚,时间就是生命,张自忠将军部在南瓜店被日军围困,多耽误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但他也心疼士兵们,连续四个时辰急行军,就算是老兵也难以承受。
“通知各部队,原地休息一刻钟,补充水分和干粮,然后继续前进!”
林文澜下令。
士兵们听到命令,纷纷放下行囊,瘫坐在地上。
有的拿出水壶,小心翼翼地喝着水——水壶里的水已经所剩无几,每个人都舍不得多喝;有的拿出干粮,就着水慢慢咀嚼;还有的士兵互相帮忙处理脚上的水泡,用布条包扎好,准备继续行军。
林文澜走到一名年轻的新兵身边,看到他脚上的水泡已经磨破,鲜血浸透了绑腿,却依旧笑着对身边的战友说:“没事,这点小伤不算啥,等赶到前线,俺一定要多杀几个鬼子!”
林文澜蹲下身,轻轻掀开他的绑腿,从怀里掏出一瓶药膏,涂抹在他的伤口上:“小伙子,坚持住,等打赢了这仗,我让医疗队给你好好治伤。”
新兵愣了一下,看着眼前的军长,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用力点头:“军长放心,俺一定坚持住!”
一刻钟后,队伍再次出。
夜幕降临,月光洒在公路上,士兵们借着月光继续前进。
沿途的百姓看到军队急行军,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水,塞给士兵们:“孩子们,好好打鬼子,保卫咱们的国家!”
百姓们的支持,给了士兵们无穷的力量。
他们接过粮食和水,朝着百姓们敬礼,然后继续前进。
林文澜看着这一幕,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有这样的百姓支持,有这样顽强的士兵,他们一定能按时赶到第五战区,支援张自忠将军。
二、艰难险阻:行军路上的多重考验
5月19日清晨,队伍抵达岳阳附近的汨罗江边。
此时,汨罗江因连日降雨,水位上涨,水流湍急,原本的渡口被淹没,船只也被日军破坏,部队无法渡江。
“军长,渡口被毁,船只不足,无法快渡江!”
负责勘察渡口的士兵跑回来汇报,神色慌张。
林文澜赶到江边,看着湍急的江水,眉头紧锁。
如果无法及时渡江,就会耽误行军时间,错过支援张自忠将军的最佳时机。
他立刻下令:“通知各部队,寻找可用的船只,同时组织士兵扎木筏,务必在中午前渡过汨罗江!”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
有的在江边寻找被遗弃的船只,有的砍伐树木,扎制木筏。
林文澜也亲自参与其中,和士兵们一起搬运木材,扎制木筏。
阳光越来越烈,士兵们的汗水滴落在江水中,却丝毫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日军的枪声——一支日军巡逻队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