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南京。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传来,整座南京城顿时沸腾了。
市民们涌上街头,欢呼雀跃,鞭炮声此起彼伏。
林文澜站在临时司令部的窗前,望着欢庆的人群,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
总座,重庆急电。
"
周志宏快步走进,"
委座命令您立即着手准备受降仪式,同时负责南京城防事宜。
"
林文澜接过电报,沉吟片刻:"
立即召开军事会议。
"
半小时后,第十战区在南京的主要将领齐聚一堂。
林文澜开门见山:
"
诸位,我们将在南京接受日军投降。
这是历史性的时刻,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
他转向卫立煌:"
立煌,你负责南京城防。
立即接管所有重要据点,特别是明故宫机场和黄埔路中央军校大礼堂。
"
"
明白!
"
"
伯韬,你负责受降仪式现场的安保工作。
要确保每个环节都精确无误。
"
"
是!
"
"
恩伯,你负责接收日军武器装备,同时维持城内秩序。
"
"
交给我!
"
会议结束后,林文澜亲自视察南京城。
这座饱经战火的城市虽然刚刚光复,但仍然满目疮痍。
在中山陵,他看到许多市民自前来祭奠国父,告慰在天之灵。
"
总座,这里就是当年的南京保卫战战场。
"
随行的老向导指着紫金山说。
林文澜沉默良久。
八年前,就是在这里,无数中国军人浴血奋战,用生命扞卫了这座城市的尊严。
八月十六日,接收工作全面展开。
日军按照命令,开始向指定地点集中,上交武器装备。
"
报告总座,日军第6军正在向浦口集结,但进展缓慢。
"
卫立煌报告。
林文澜冷笑:"
告诉他们,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集结,将视为拒绝投降。
"
这道命令立即产生了效果。
日军加快了行动度,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大量日军装备在转运过程中"
丢失"
。
"
总座,我们在检查时现,很多日军部队上交的武器缺少关键部件,弹药也不足数。
"
汤恩伯气愤地说。
林文澜立即召见日军代表,严正警告:"
如果继续这种小动作,我们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受降条件。
"
在强大的压力下,日军终于开始认真执行投降条款。
八月二十日,受降仪式筹备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林文澜亲自检查中央军校大礼堂的布置。
"
这里要悬挂国父遗像,两侧是国旗和党旗。
"
他指示道,"
观礼席要安排好各国使节和新闻记者的位置。
"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情况生了:原定作为受降代表的冈村宁次称病,要求更换代表。
"
总座,日军方面提出由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代替冈村宁次签署降书。
"
林文澜断然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