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六月二十五日,天津外围。
第十战区先头部队在距离天津城区十公里处遭遇顽强抵抗。
与北平的和平交接不同,天津的日军摆出了决一死战的架势。
"
总座,日军在天津外围构筑了三道防线,配备了重炮和坦克。
"
侦察兵报告道,"
据俘虏交代,下村定下达了死守天津的命令。
"
林文澜在临时指挥部内研究着天津防务图:"
看来日本人是要在天津跟我们打最后一仗了。
"
周志宏不解地问:"
他们明明知道败局已定,为什么还要负隅顽抗?"
"
这就是问题所在。
"
林文澜指着地图说,"
下村定交出北平,已经触怒了日本大本营。
如果他再放弃天津,等不到战败投降,现在就要被军法处置。
"
这时,史迪威将军走进指挥部:"
林将军,我刚收到情报。
日本大本营确实派了特使到天津,名义上是督导防务,实际上是监视下村定。
"
黄伯韬愤然道:"
那就打!
反正早晚都要打这一仗!
"
"
不。
"
林文澜摇头,"
天津是北方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强攻会造成巨大破坏。
而且"
他顿了顿,"
据我所知,天津城内还有上万外国侨民。
"
经过讨论,林文澜决定采取"
围而不打,攻心为上"
的策略。
第十战区主力将天津团团围住,同时展开大规模心理战。
六月二十六日,宣传队开始在天津城外架设高音喇叭:
"
日军士兵们!
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
不要再做无谓的牺牲!
"
"
天津市民们!
请尽量远离军事区域,避免伤亡!
"
然而,日军的反应出乎意料的激烈。
他们不仅用炮火压制宣传点,还组织特种部队出城袭击。
"
报告总座!
宣传队遭到日军突袭,三人牺牲!
"
林文澜面色凝重:"
命令部队加强警戒。
同时,给下村定送一封信。
"
在亲笔信中,林文澜直截了当地指出:"
将军应当为部下和市民的生命考虑。
若执意顽抗,城破之日,将军何以面对天皇和国民?"
六月二十八日,下村定回信了。
信中语气强硬,表示将"
恪尽职守,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
"
总座,看来下村定是铁了心要顽抗到底了。
"
林文澜沉思良久:"
他这是在演戏给大本营特使看。
传令,今晚组织一次试探性进攻。
"
当晚,第11集团军一个团对日军外围阵地起佯攻。
战斗进行得很激烈,但双方都控制在有限规模。
"
报告军座,日军抵抗很顽强,但感觉有点奇怪。
"
前线指挥官向黄伯韬报告,"
他们火力很猛,但射击精度不高,好像在故意浪费弹药。
"
黄伯韬立即向林文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