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3月1日-3月8日·江西南昌-重庆)
3月的南昌,雨停了,天渐渐放晴,阳光洒在西山的防御工事上,把155重炮的炮管照得亮。
1o1军的整训已经接近尾声,士兵们对美械的操作越来越熟练,工事也全部完工——乐安河沿岸的反坦克壕加了三层鹿砦,西山的重炮藏进了加固的山洞,鄱阳湖沿岸的高射机枪阵地旁埋了水雷,三个前哨阵地的75山炮也全部就位,就等着日军来犯。
3月1日上午,林文澜正在视察前哨阵地,李根生和几个士兵正在擦拭75山炮,见他过来,立刻立正敬礼:“军长好!”
林文澜点点头,蹲下来,摸了摸炮管:“这炮擦得不错,到了战场上,可得好好用它杀鬼子!”
李根生大声说:“请军长放心!
俺一定多杀鬼子,不给1o1军丢脸!”
林文澜笑了,站起身,对身边的赵志远说:“你看,弟兄们的士气多高,这就是咱们的底气。”
可就在当天下午,营部的通信兵突然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封电报:“军长!
军政部急电!
蒋委员长要在重庆黄山官邸召见您,让您立刻动身!”
林文澜愣了一下,接过电报,上面写着:“着1o1军军长林文澜即刻赴渝,觐见委员长,商议南昌会战事宜,不得延误。”
林文澜立刻把林文斌和赵志远叫到营部:“我得去一趟重庆,这里的事就交给你们俩了。
文斌,你负责部队训练和戒备,不能有丝毫松懈;赵参谋,你盯着工事和装备,确保万无一失——要是日军有动静,立刻给我报。”
林文斌和赵志远齐声说:“请军长放心!
我们一定守好南昌!”
3月2日清晨,林文澜带着两个卫兵,乘坐军用飞机前往重庆。
飞机起飞时,他从舷窗往下看,南昌的景色越来越小,西山、赣江、营地都渐渐模糊。
他心里有些忐忑——蒋介石突然召见他,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是南昌会战的部署,还是有其他安排?
飞机飞了四个多小时,终于降落在重庆机场。
机场上空飘着小雨,空气潮湿,带着一股煤烟味。
军政部的工作人员早已在机场等候,见林文澜下来,立刻上前:“林军长,辛苦了!
委员长在黄山官邸等着您,咱们现在就过去。”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往黄山官邸开,路边的树木被雨水打湿,绿油油的。
林文澜看着窗外的景色,心里思绪万千——他从保定军校毕业,参加过很多仗,还是第一次见到蒋介石,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黄山官邸坐落在半山腰,青砖灰瓦,周围种着不少松树。
走进客厅,里面很宽敞,墙上挂着孙中山的画像,桌子上摆着一套紫砂茶具。
蒋介石正坐在沙上看文件,穿着深色中山装,头梳得很整齐。
见林文澜进来,他放下文件,站起身,脸上露出笑容:“文澜啊,一路辛苦了,快坐。”
林文澜连忙立正敬礼:“卑职林文澜,参见委员长!”
蒋介石摆摆手,示意他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茶:“尝尝,这是家乡的龙井茶,你也是浙江人,应该喜欢。”
林文澜接过茶杯,心里一暖——蒋介石居然知道他是浙江人,还用家乡话跟他说话。
“文澜,你是宁波人吧?”
蒋介石用一口地道的浙江奉化话问,“我听说你父亲是宁波的米行老板,生意做得不错?”
林文澜连忙回答:“回委员长,卑职是宁波鄞县人,家父确实开了家米行,不过现在为了支持抗战,已经把大部分资金都捐给部队了。”
蒋介石点点头,语气变得亲切:“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