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七日,密支那前线指挥部内,电台的滴答声与参谋人员急促的脚步声交织成一曲战前交响。
林文澜站在巨大的沙盘前,手中的指挥棒在日军防线几个关键节点上轻轻点过。
"
根据最新空中侦察,日军在这几个位置的防御工事明显不够完善。
"
林文澜的指挥棒停在一处标注为"
鹰嘴岭"
的高地,"
这里的阵地只完成了基础工事,显然日军工兵力量已经不足。
"
周志宏递上一份刚破译的电文:"
证实了我们的判断。
这份日军第56师团的内部通报显示,他们的工兵部队被分散配属到各步兵单位,专门负责修复被盟军空军炸毁的补给线。
"
日军防线的裂痕
进一步的侦察现了更多日军战力衰退的迹象。
航空照片显示,一些前沿阵地的伪装网破旧不堪,显然是缺乏更换物资。
更值得注意的是,日军火炮阵地的布置密度较半年前下降了近三成。
"
他们不是不想布置更多火炮,而是燃油短缺导致火炮机动困难。
"
炮兵指挥官分析道,"
看这里,这几门火炮自十月以来就未曾移动过位置。
"
特种作战部队在夜间渗透时带回的情报更加直观。
陈明远报告:"
我们捉到的舌头交代,他们部队里十六七岁的新兵占了四成。
这些娃娃兵晚上经常偷偷哭着想家。
"
然而,这些情报并没有让林文澜掉以轻心。
他在作战会议上警告各指挥官:"
记住,受伤的老虎最危险。
日军越是困境,最后的反扑就越是疯狂。
"
精心策划的攻势
基于对敌情的全面分析,林文澜制定了一个多路并进的作战计划。
主攻方向选在日军防御相对薄弱的北部山区,同时在其他方向实施佯攻,迷惑日军判断。
"
暂编第1师负责主攻鹰嘴岭一线,"
林文澜在沙盘上划出进攻路线,"
这里的日军守军是新近补充的114联队,其中新兵比例最高。
"
董振邦立即领会了意图:"
我们可以先进行心理攻势,动摇那些娃娃兵的意志,再集中火力打击其中的老兵骨干。
"
"
暂编第2师在右翼牵制,"
林文澜继续部署,"
陈明远,你的特种作战师要提前渗透,破坏日军的通讯和补给线路。
"
孙明的工兵部队接受了关键任务:在主攻开始前秘密开辟两条通往日军阵地侧后的通道。
"
我们要让日军腹背受敌,尾难顾。
"
战:鹰嘴岭攻坚战
十二月十日凌晨,缅北山区笼罩在浓雾之中。
暂编第1师的先头部队借着雾霭掩护,悄悄向鹰嘴岭日军阵地接近。
刘建雄带领的突击排最先与日军哨兵接火。
短暂交火后,他们现这些日军哨兵的表现确实生疏。
"
有几个鬼子一开枪就闭眼,完全是新兵的反应。
"
然而,当突击排继续推进时,立即遭到了精准的火力压制。
隐藏在阵地纵深的老兵用精准的点射,瞬间造成三人伤亡。
"
果然如此,"
刘建雄立即调整战术,"
二班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