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四年九月五日,河北邢台。
秋日的阳光洒在邢台古城墙上,这座位于邯郸以北八十公里的城市,成为了第十战区新的指挥中枢。
林文澜站在邢台城墙上,用望远镜观察着四周地形。
连续多日的激战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疲惫,但眼神中的锐气丝毫未减。
"
总座,城内清理工作已经完成。
"
周志宏指着脚下的城墙说道,"
日军撤退时破坏了不少设施,但主要建筑结构完好。
原日军第11o师团司令部所在地很适合作为我们的战区司令部。
"
林文澜放下望远镜:"
带我去看看。
"
一行人走下城墙,穿过刚刚清理出来的街道。
邢台城内的百姓站在街道两旁,用好奇而又带着期盼的目光注视着这支刚刚经历血战的部队。
几个孩童大胆地跑上前来,向官兵们敬着不太标准的军礼。
"
报告总座,"
作战处长李振华快步迎上来,"
司令部选址已经初步勘察完毕,请随我来。
"
他们来到城中心一处占地颇广的院落前。
这里原是清朝时期的道台衙门,后被日军改建为司令部。
青砖灰瓦的建筑群虽然经历了战火,但整体结构依然坚固。
林文澜仔细巡视着这个未来的指挥中枢。
主建筑是一座三进的大院,正厅宽敞明亮,足以容纳大型作战会议。
东西厢房可以改作各作战科室,后院的几排平房适合作为机要部门和通讯中心。
"
这里的地形很好。
"
林文澜指着四周说道,"
背靠城墙,面临开阔地,易守难攻。
通知工兵部队,立即开始整修加固。
"
"
是!
"
李振华立即记录命令,"
已经调集了三个工兵连,预计三天内可以完成主要设施的修复工作。
"
走进主建筑,林文澜注意到墙壁上还残留着日军的作战地图痕迹。
他用手轻轻抚过那些印记,沉声道:"
把这些都清理掉。
我们要在这里绘制新的作战地图。
"
当天下午,工兵部队开始了紧张的施工。
与此同时,通讯兵在院落中央架设起了无线电天线,医务兵在厢房内设立了临时救护所,整个司令部开始快运转起来。
九月六日清晨,林文澜在尚未完全整修完毕的作战室内主持了第一次战区会议。
"
诸位,"
林文澜站在刚刚悬挂起来的巨幅作战地图前,"
第十战区司令部今日正式成立。
我们的要任务是建立稳固的指挥体系和后勤保障。
"
他转向周志宏:"
参谋长,你先汇报各集团军位置。
"
周志宏起身走到地图前:"
第11集团军目前驻守邯郸,正在整补休整。
第12集团军主力位于邢台以南的沙河一线。
第13集团军正在向邢台靠拢,预计明日可达。
第14集团军负责保障后勤线路,其先头部队已经到达邢台。
"
林文澜点点头:"
命令各集团军在下列位置建立驻地:"
他拿起指挥棒,在地图上指点着:
"
第11集团军驻守邯郸,这是我们的南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