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高点拖延日军。
在第5团防守的最后一片街区,团长周大海明了一种新的阻击方法。
他将士兵分成三人小组,分散在改造过的民房内。
每个小组都配备冲锋枪和手榴弹,专门伏击日军的小股部队。
"
记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
周大海叮嘱战士们,"
我们的任务是拖延时间,不是拼命。
"
这种战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日军推进度明显放缓,每个街角、每扇窗户都可能射出致命的子弹。
然而代价是惨重的。
在一次伏击战中,周大海所在的小组被日军包围。
他们据守在一家银匠铺内,与数十倍于己的日军激战半小时。
"
团长,没子弹了!
"
最后一名警卫员报告。
周大海看了看手中打光子弹的冲锋枪,平静地说:"
那就用这个。
"
他拔出腰间的武士刀——这是他在第一次缅甸战役中缴获的战利品。
当日军冲进来时,这位中国军官手持日本军刀,连续劈倒三个敌人,最终身中十余弹壮烈牺牲。
核心防线的最后准备
傍晚时分,当最后一批部队撤入核心防线时,林文澜清点了可用兵力:还能战斗的不到两千人,弹药仅能维持一天激战。
"
把所有还能用的武器集中起来。
"
林文澜下令,"
重伤员如果还能开枪,就分配到射击位置。
"
更令人痛心的是平民的处境。
银行大厦的地下室和金库内,挤满了三千多名平民,其中大半是妇女儿童。
食物和饮水已经开始短缺。
"
军座,我们收到美军电报。
"
通讯兵突然报告,"
明早将有一次大规模空投,这是我们的最后机会。
"
林文澜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告诉各部,无论如何要守住今晚!
明天将决定曼德勒的命运!
"
夜幕降临,日军完成了对核心防线的合围。
他们显然不打算夜袭,而是在四周点起篝火,等待黎明起总攻。
在中央银行大厦顶楼,林文澜召集了还能作战的军官。
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伤,军装破烂不堪,但眼神依然坚定。
"
诸位,"
林文澜的声音在夜风中格外清晰,"
明天将是我们最后一战。
我已经下令焚毁军旗和机密文件,我们不需要退路。
"
他环视着这些忠诚的部下:"
但是记住,我们每多守一天,缅甸战场的其他部队就多一分胜算。
我们的牺牲,必将换来最终的胜利!
"
军官们默默立正敬礼,无需多言。
当林文澜巡视防线时,看见士兵们正在做最后准备:机枪手在擦拭武器,爆破检查着导火索,甚至连轻伤员都在帮忙搬运弹药。
在一个街垒后,他看见一个年轻士兵正在写信。
"
写给谁的?"
林文澜问。
"
给我娘。
"
士兵抬起头,脸上还带着稚气,"
告诉她,儿子没有给她丢脸。
"
林文澜拍拍他的肩膀,继续向前走去。
在银行大厦门口,他看见一群平民正在帮助工兵加固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