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四年八月二十四日,凌晨四时,邯郸城。
夜色深沉,整座城市笼罩在死一般的寂静中,只有偶尔传来的伤员呻吟声打破这片宁静。
林文澜站在原日军司令部的了望塔上,用夜视望远镜观察着城外日军阵地的动向。
连续五日的激战,让这位特级上将显得苍老了许多,但腰杆依然挺得笔直。
"
总座,侦察兵回报,日军第27师团正在重新编组,其第3联队已经接管了城东防务。
"
周志宏的声音沙哑,"
另外,战车第3联队的残部正在与新抵达的战车第7联队汇合。
"
林文澜放下望远镜,眉头紧锁:"
战车第7联队是装备一式坦克的那个部队?"
"
是的,总座。
他们还配属了一个工兵大队,专门负责城市攻坚。
"
这时,作战处长李振华快步走来,面色凝重:"
总座,各部队统计完毕。
我军现存可用兵力一万二千人,其中伤员占三成。
机枪子弹仅剩二十万,炮弹不足五千。
"
林文澜沉默片刻,目光扫过满目疮痍的城市:"
命令各部,立即转入巷战准备。
把所有还能战斗的伤员组织起来,分配到各个街垒。
告诉将士们,今天将是决定邯郸命运的一天。
"
凌晨五时,邯郸城内各个主要街道。
第12集团军工兵主任孙立诚上校正在指挥士兵构筑街垒。
他们用沙袋、家具、甚至是阵亡战友的尸体,在每条街道的关键位置设置防御工事。
"
把这张八仙桌抬过来!
对,就放在街心!
"
"
二班,去把那栋塌了半边的楼房加固,设置机枪阵地!
"
在城南主干道上,士兵们用日军废弃的坦克残骸作为核心,构筑了一个环形防御工事。
坦克炮塔上的机枪仍然可以使用,将成为阻击日军的重要火力点。
"
注意交叉火力的配置!
"
孙立诚大声指挥,"
每个街垒都要能够掩护相邻的工事!
"
与此同时,在城东区,黄伯韬亲自巡视着防御部署。
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敏锐地意识到,今天的战斗将比以往更加残酷。
"
军座,三号街区的房屋大多已经坍塌,很难组织有效防御。
"
第11师师长孙立人报告道。
黄伯韬观察着地形,突然指向一栋半毁的教堂:"
把那栋教堂的钟楼加固,设置观察所和狙击阵地。
另外,在地下室储备足够的弹药和饮水。
"
"
是!
"
清晨六时,天色微明。
日军的炮击准时开始,但这一次的炮击显得格外谨慎,明显是在为步兵突击进行精确火力准备。
"
注意防炮!
全体进入掩体!
"
士兵们迅躲进事先准备好的地下室和防炮洞。
炮弹在街道上爆炸,震得地面不停颤抖。
一枚24o毫米炮弹直接命中了城南的环形街垒,坦克残骸被炸得四分五裂,躲在后面的一个班士兵全部牺牲。
"
报告!
城南一号街垒被毁!
"
黄伯韬面色不变:"
命令二连立即补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