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近到五十米!
"
反坦克排长王大虎沉着下令,"
瞄准第一辆和最后一辆,先把它们堵在路上!
"
日军装甲车队在距离城门一百米处突然散开,呈扇形包抄而来。
这个变化出乎守军意料。
"
开火!
"
王大虎率先扣动扳机,火箭弹呼啸而出,准确命中领头装甲车。
但其他装甲车已经分散开来,火箭筒难以有效瞄准。
一辆装甲车冲破火力网,直抵城门下。
工兵迅下车,开始在城门上安装炸药。
"
阻止他们!
"
赵志远亲自端起一挺轻机枪冲下城墙。
子弹打在装甲车上叮当作响,却无法阻止工兵的作业。
危急时刻,一个瘦小的身影从城门楼上一跃而下,正好落在装甲车顶——是工兵连的爆破手小刘。
他手里握着一捆手榴弹,毫不犹豫地拉响引信,跳进装甲车敞开的顶舱。
"
轰!
"
装甲车从内部爆炸,碎片四溅。
小刘用生命阻止了这次爆破。
城内:与时间赛跑
就在城门激战正酣时,城内的工事改造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
第2军军长何建明亲自在主干道上指挥。
"
把这栋楼的墙壁打通,做成火力点!
"
"
在这条街口设置路障,要能阻挡坦克!
"
"
屋顶要布置狙击手位置!
"
士兵和平民们并肩作战。
他们用镐头在墙壁上开凿射击孔,用家具和沙袋堆砌街垒,在重要路口埋设地雷。
虽然时间紧迫,工事简陋,但每一个改造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巷战增加一分胜算。
在一个十字路口,老工人吴师傅带着徒弟们正在设置反坦克障碍。
他们用钢缆将粗大的圆木固定在街道两侧,形成简易的拦阻装置。
"
这样能挡住坦克吗?"
一个年轻士兵怀疑地问。
吴师傅抹了把汗:"
至少能减慢它们的度,给你们创造射击的机会。
"
在另一条街道,妇女们正在帮助士兵搬运弹药。
王太太昨天刚失去了丈夫,今天却依然坚持来帮忙:"
我男人守城门牺牲了,我要替他看着你们打胜仗。
"
南门:智斗
南门的战斗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守将周大海现日军今天的进攻显得犹豫不决,立即判断这是佯攻。
"
他们想牵制我们的兵力。
"
周大海对参谋说,"
通知部队,只留必要守军,其他人都去帮助改造工事。
"
果然,日军的进攻雷声大雨点小,几次冲锋都被轻易击退。
周大海利用这个机会,抽调两个连的兵力,帮助城内工事建设。
"
把这些房屋的地下室打通,做成屯兵洞。
"
"
在这片区域设置标记,方便炮兵定位。
"
周大海还明了一个新方法:在街道上悬挂手榴弹,用鱼线做绊索。
这个简易的诡雷装置将在巷战中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西门:危机突现
下午二时,一直相对平静的西门突然告急。
日军不知从哪里调来两辆特制装甲车,车头装有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