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三年七月十二日,曼德勒在晨曦中显露出它沧桑的轮廓。
这座刚刚被第十一集团军收复不到一周的古都,此刻正面临着日军疯狂的反扑。
林文澜站在城墙上,望远镜中映出城外日军正在集结的壮观而可怕的场面——无数太阳旗在晨风中飘荡,坦克的轰鸣声如同远方的雷暴。
"
侦察报告,日军第33师团主力在城东十里外完成集结,第55师团残部在城南,第18师团一部在城西。
"
参谋长周志宏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焦虑,"
总兵力过四万,配备重炮百余门,坦克两个中队。
"
林文澜放下望远镜,目光坚毅:"
命令各部立即进入预定防御阵地。
第1军负责城东,第2军负责城南,第3军负责城西。
工兵旅必须在今日完成所有外围阵地的加固工作。
"
然而,时间是最残酷的敌人。
当工兵旅长孙明指挥士兵们拼命加固工事时,日军的炮火准备已经开始了。
上午八时,钢铁风暴
日军集中所有重炮,对曼德勒外围阵地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饱和炮击。
15o毫米榴弹炮的炮弹如同陨石般坠落,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新修的工事在猛烈炮火下不堪一击,许多士兵还没见到敌人就永远倒在了阵地上。
第1军第1师师长刘远山在指挥所内声嘶力竭地呼叫炮兵支援,但回应令人绝望:"
军座,弹药储备不足,炮兵只能进行有限还击。
"
炮火延伸后,日军坦克出现在地平线上。
二十多辆九七式坦克组成楔形队形,后面跟随着密密麻麻的步兵。
"
放近到五百米!
"
刘远山通过野战电话下达命令,"
反坦克组准备,优先打击领头坦克。
"
在第1团防守的主阵地上,团长张彪亲自检查每个火力点。
美制1919重机枪被精心隐蔽在伪装网下,巴祖卡火箭筒小组埋伏在反坦克壕后。
当日军坦克推进到预定距离时,张彪一声令下,阵地上所有武器同时开火。
冲在最前面的三辆坦克顿时陷入火海,但后续坦克立即还击,57毫米坦克炮的炮弹准确命中守军机枪阵地。
"
火箭筒,打它的侧面!
"
张彪对着步话机大吼。
反坦克手李虎扛着巴祖卡跃出战壕,在弹雨中冷静瞄准。
"
轰"
的一声,火箭弹命中一辆坦克的履带。
但几乎在同时,日军掩护火力将他吞没。
战至中午,第1师击退日军三次团级规模的冲锋,但自身伤亡已过三分之一。
最令人担忧的是,反坦克武器消耗殆尽。
城南血战
与此同时,第2军军长何建明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
日军第55师团采取多点渗透战术,以小股部队不断试探防线薄弱点。
在第5团防守的132高地,战斗进入白热化。
团长周大海现日军一支突击队正在迂回阵地侧翼,立即率领警卫排前往拦截。
"
把手榴弹都集中起来!
"
周大海在奔跑中下令,"
等鬼子靠近了再打!
"
在距离主阵地仅三百米的一片竹林里,双方迎头相撞。
周大海手持冲锋枪率先开火,子弹精准地撂倒两个日军军官。
士兵们随即投出手榴弹,爆炸声在竹林中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