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林文澜走到窗前,望着关外苍茫的夜色,"
我要让俄国人知道,中国人收回东北的决心,任何人都阻挡不了。
"
三天后,一支由五十辆吉普和卡车组成的车队在关前集结。
林文澜特意换上整洁的二级上将礼服,青天白日勋章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关门外,苏军的坦克排列成警戒队形,炮口森然。
"
司令,三思啊!
"
周志宏最后一次劝阻,"
要不让我先去探路?"
林文澜整了整军帽:"
开门。
"
沉重的关门缓缓开启,门轴出吱呀的声响。
林文澜坐上车,对司机轻轻点头:"
走。
"
车队驶出关门,在苏军坦克的注视下缓缓前行。
每一秒都格外漫长,坦克炮塔的每一次转动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弦。
在距离苏军阵地一百米处,扎哈罗夫站在路中央,抬手示意停车。
"
林将军,"
他板着脸,"
我必须再次提醒,前方的安全我们不能保证。
"
"
不劳将军费心。
"
林文澜从容下车,"
中国军人,从不畏惧危险。
"
两人对峙片刻,扎哈罗夫突然侧身让路:"
请。
"
车队继续前行,穿过苏军阵地。
坦克兵们纷纷钻出炮塔,好奇地打量着这支胆大包天的中国车队。
行驶约五公里后,前方出现一个小镇。
镇口聚集着大批百姓,手中挥舞着自制的青天白日旗。
"
敬礼——"
林文朗声下令。
全体官兵肃然敬礼,许多百姓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时,几个乡绅模样的老者迎上前来:
"
将军,你们可算来了!
"
林文澜下车与众人相见。
通过交谈得知,苏军在这个小镇的驻军今晨突然撤离,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兵营。
"
他们在示好,也在示威。
"
林文澜对周志宏低语,"
既展示诚意,又显示他们仍掌控着局势。
"
当天,林文澜在镇上设立了第一个接收办公室。
消息传回山海关,全军振奋。
然而傍晚时分,一个意外消息传来:在前往锦州的路上现大量地雷。
"
果然不会这么顺利。
"
林文澜冷笑,"
通知工兵部队,明日排雷。
"
第二天拂晓,排雷工作刚开始不久,一队苏军装甲车疾驰而来。
"
林将军,"
带队的军官敬礼,"
扎哈罗夫将军邀请您参观我们的排雷演习。
"
在苏军引导下,林文澜来到一处雷场。
只见苏军工兵用新型扫雷装备,不到半小时就清理出安全通道。
"
这是在向我们展示实力。
"
周志宏低声道。
林文澜却笑了:"
也是在给我们开路。
"
他当即决定,车队沿苏军清理的通道继续前进。
这个大胆的决定让苏军军官措手不及,只好紧急请示上级。
最终,在苏军"
护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