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四年十一月,南京。
梧桐落叶铺满中山大道,总统府门前新换的岗哨挺立如松。
还都后的金陵城重拾昔日气象,各政府部门已基本完成搬迁,街上往来官员步履匆匆,眉宇间却难掩时局变幻的忧色。
林文澜的专机在明故宫机场降落时,军政部次长刘斐已在舷梯旁等候多时。
"
文澜兄,一路辛苦。
"
刘斐快步上前,压低声音,"
委座正在官邸等候,情况紧急。
"
车队径直驶向黄埔路官邸。
沿途可见新挂出的各部委牌匾,但不少建筑外墙仍残留着战火痕迹。
林文澜望着窗外,想起月前在此授勋时的盛况,心头莫名沉重。
蒋介石在书房接见了他,桌上摊开着东北地图。
"
你来得正好。
"
蒋介石示意他近前,"
苏军态度突变,坚持要与我方共管东北主要工矿企业。
美国方面态度暧昧,司徒雷登大使前日递交的照会,你看看吧。
"
林文澜接过文件,越看眉头锁得越紧:"
这分明是要将东北置于国际共管之下。
学生以为,此事断不可应允。
"
"
你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
蒋介石踱步至窗前,"
但苏军在东北有百万之众,我军主力尚在关内。
文澜,你实话告诉我,若此时出关,你有几分把握?"
林文澜沉吟片刻:"
若苏军配合,半月内可完成接收。
若苏军阻挠恐生变故。
学生建议,当以政治解决为先,军事准备为后。
"
"
政治解决"
蒋介石转身,目光锐利,"
你可知延安方面已派员秘密前往东北?"
林文澜心中一震:"
学生不知。
"
"
所以时间不等人。
"
蒋介石重重拍在桌上,"
我给你三天时间,拿出全套接收方案。
记住,东北事关党国气运,不容有失!
"
从官邸出来,林文澜立即赶往设在原国防部的临时办公室。
周志宏早已等候在此,桌上堆满了东北兵要地志资料。
"
情况比想象的更复杂。
"
周志宏递过一份密电,"
我们的人现,苏军正在加紧拆卸抚顺、本溪等地的工业设备。
"
林文澜快浏览电文,突然目光一凝:"
这份情报从何而来?"
"
是我们在伪满时期展的内线冒死送出。
"
周志宏压低声音,"
据说苏军运输列车日夜不停,重要机器都在运往海参崴。
"
夜幕降临,林文澜站在军事委员会大楼顶层,远眺长江。
江面上美军舰队的灯火星星点点,提醒着这个国家仍未真正独立自主。
"
司令,军政部急电。
"
机要参谋快步走来,"
要求我们明日参加东北问题特别会议。
"
次日清晨,国防部会议室内将星云集。
何应钦主持会场,陈诚、白崇禧等重量级人物悉数到场。
林文澜作为华北剿总代表,被安排在次席就座。
"
今日之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