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林文澜沉着地走到地图前:"
命令第二师,按第三号方案行动。
"
原来,林文澜早就料到这一着。
郑洞国率领的第二师一直在公路两侧设伏,就等着敌人来援。
当敌第92师浩浩荡荡地开进伏击圈时,等待他们的是密集的火力网。
更妙的是,工兵早已破坏了公路桥梁,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
打!
"
郑洞国一声令下,埋伏在山坡上的战士们同时开火。
迫击炮、轻重机枪编织成死亡的火网,敌军顿时陷入混乱。
此时在黑山主峰,战斗进入白热化。
敌军凭借坚固工事负隅顽抗,特别是核心堡垒里的重机枪,给进攻部队造成很大伤亡。
"
必须拔掉这个火力点!
"
邱清泉焦急地说。
就在这时,突击队挥了关键作用。
杨大山带领几名战士,利用岩石掩护,悄悄接近核心堡垒。
"
手榴弹准备!
"
杨大山低声道。
三名战士同时投出手榴弹,准确地从射击孔飞入堡垒内部。
轰隆一声巨响,堡垒里的机枪哑火了。
"
冲啊!
"
战士们跃出战壕,向主峰起最后冲击。
下午二时,红旗插上了黑山主峰。
此役歼灭敌军一个整师,俘虏师长王耀武以下八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当晚,林文澜巡视战场。
看着战士们兴高采烈地清点战利品,他却陷入沉思。
"
司令员,我们打了胜仗,您怎么反而心事重重?"
周志宏问道。
"
我在想,"
林文澜指着战场说,"
这一仗我们虽然赢了,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
比如步炮协同还不够默契,部队在攻坚时还不够灵活。
"
第二天,林文澜在黑山主峰召开现场总结会。
他让参战部队指挥员逐一言,总结经验教训。
"
我认为炮兵火力准备时间太短,"
炮兵团长先言,"
如果能够延长炮击时间,步兵的伤亡可能会更小。
"
"
但我们也要考虑弹药补给问题。
"
后勤部长提出不同意见。
邱清泉说:"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各部队之间的配合。
比如第二师在打援时,我们这边完全不知道进展情况。
"
讨论越来越热烈,甚至出现了争论。
林文澜静静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
"
同志们,"
最后他总结道,"
这些问题都很宝贵。
我们要把每一次战斗都当作学习的机会。
现在,我命令各部队就地休整三天,开展军事民主讨论,完善我们的战术。
"
接下来的三天里,部队开展了热火朝天的总结学习。
战士们大胆言,军官们虚心听取意见,很多好的建议被采纳。
七月二十日,部队继续南下。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支经过战火洗礼的部队,步伐更加坚定,战术更加成熟。
在行进途中,林文澜对周志宏说:"
看到没有?这才是我们真正强大的开始。
不是因为打了胜仗,而是因为我们学会了在胜利中寻找不足,在战斗中学习战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