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六年三月,长白山区依然银装素裹。
在林海雪原深处,一支特殊的部队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整训。
这就是由原东北国军主力改编的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兵团。
林文澜站在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注视着正在进行政治学习的官兵。
与往日不同,将士们褪去了青天白日徽章,换上了崭新的民主联军军装,但眉宇间还带着几分迷茫与不安。
"
同志们,"
政治委员林枫正在台上讲课,"
我们为什么要反对内战?因为内战消耗的是中国的国力,受苦的是中国的百姓"
台下,原第五军军长邱清泉低声对林文澜说:"
司令,这些大道理弟兄们都懂,可就是就是不习惯。
"
林文澜目光扫过全场,看到不少官兵在政治学习时仍然保持着旧军队的拘谨姿态。
他理解这种转变的艰难——这些官兵大多是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老兵,如今要接受全新的思想和作风,确实需要时间。
"
不急,"
林文澜平静地说,"
给弟兄们一些时间。
"
整训的第一课是"
诉苦运动"
。
起初,官兵们都不敢开口,直到一名老兵鼓起勇气站上台:
"
我叫王大柱,家在河南。
民国三十一年大饥荒,我爹娘都饿死了后来我被抓了壮丁,临走时妹妹才八岁,现在不知是死是活"
说着说着,这个在战场上从不皱眉的老兵嚎啕大哭。
这番话像打开了闸门,官兵们纷纷上台诉说自己的苦难经历。
林文澜在台下静静听着,心中震撼。
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了解到,这些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将士们,每个人身后都藏着如此深重的苦难。
"
司令,"
周志宏感慨道,"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反对内战了。
"
整训期间,最艰难的是作风转变。
民主联军实行官兵平等,这让很多军官很不适应。
"
这成何体统!
"
原新一军副军长李振涛抱怨道,"
当兵的跟当官的同吃同住,还有什么尊卑上下?"
林文澜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带着军官们到士兵中间体验生活。
他们与士兵一起出操、一起劳动、一起学习。
渐渐地,军官们现,放下架子后,官兵关系反而更加融洽。
"
司令,"
李振涛不好意思地说,"
我以前总觉得当官就要有官威,现在才知道,真正的威信来自于以身作则。
"
军事训练也在紧张进行。
由于今后作战对象和作战方式都将生改变,训练内容也做了大幅调整。
重点加强了山地作战、夜战和运动战的训练。
四月,春雪初融。
部队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实战演练。
林文澜亲自指挥红蓝两军对抗,检验整训成果。
演练中暴露了不少问题:部队虽然装备精良,但习惯于正规战,对游击战术很不适应;军官们指挥呆板,缺乏灵活性;各兵种协同也存在问题。
"
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
林枫在总结会上说,"
我们要在实战中学习实战。
"
就在这时,紧急军情传来:国民党调集三个军的兵力,正向辽西方向推进,意图切断东北与关内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