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拂过《汉书》中“约法三章”的记载,心中愈发坚定:“耶律璟的暴虐统治,早已让辽国失尽民心。即便我们能成功复仇,想要重新凝聚民心,化解多年积累的矛盾,绝非易事。与其耗费心力去维系一个早已千疮百孔的帝国,不如放手,让各族各自发展。我们契丹族,本就源于草原,逐水草而居,有着坚韧的生命力,远离了权力的纷争与征伐的泥潭,反而能重拾往日的淳朴与安宁。”
韩德让沉默了许久,帐内只剩下羊角灯燃烧的细微声响。他不得不承认,萧绰的想法虽然大胆,却有着深远的考量。辽国如今的困境,早已不是推翻一个暴君就能解决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积重难返。拆分辽国,看似激进,实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是真正为百姓着想的选择。
“娘娘,您考虑得如此深远,属下自愧不如。”韩德让缓缓开口,眼中的震惊渐渐化为敬佩,“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不仅要面对契丹皇族的反对,还要与后周及各方势力协商,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
“我明白。”萧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所以此次前往洛阳,与符太后、柴宗训敲定盟约只是第一步。我更想借此机会,试探后周对于燕云十六州及辽国未来的态度。符太后深明大义,柴宗训陛下少年有为,后周推行仁政,国泰民安,想必不会执着于赶尽杀绝。若能得到后周的支持,拆分辽国、各族安居的构想,便有了实现的可能。”
她拿起案几上的马奶酒,轻轻抿了一口,酒液的醇香在口中弥漫开来,温暖了四肢百骸。“这些年,我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只想着复仇与征伐,却忘了自己最初的心愿,只是让女儿们能平安长大,让跟随我的将士能安居乐业。如今,我终于想明白了,复仇不是目的,守护才是。守护各族百姓的安宁,守护心中的纯真与善良,这才是我真正该做的事情。”
帐外传来将士们的歌声,那是一首辽地的民谣,歌词质朴,旋律悠扬,带着对家乡的思念与对安宁的向往。萧绰侧耳倾听,眼中泛起一丝温柔的笑意。她想起了清泠川畔水中的倒影,想起了将士们真诚的夸赞,想起了女儿们纯真的笑脸,心中满是暖意。
“韩先生,你看,”萧绰望向帐外跳动的篝火,声音轻柔却坚定,“无论是契丹人、汉人,还是其他各族百姓,心中都渴望着安宁与幸福。这份渴望,无关种族,无关地域,是人之本性。与其让这份本性被征伐与仇恨吞噬,不如顺应民心,让各族都能守住心中的纯真与安宁。”
她将杯中剩余的马奶酒一饮而尽,目光再次投向案几上的典籍,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楚汉相争的历史早已证明,民心向背决定成败;北魏的汉化改革也告诉世人,民族融合方能长久。而她,萧绰,将要走出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以和谈代替征伐,以拆分换取安宁。
“此事虽难,但我意已决。”萧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待推翻耶律璟之后,我便会全力推动此事。哪怕要面对千难万险,哪怕要承受契丹皇族的指责与反对,我也绝不退缩。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条能让更多人摆脱战乱、获得幸福的道路,是一条真正光明的道路。”
韩德让望着萧绰坚定的侧脸,心中充满了敬佩与动容。他站起身,对着萧绰深深一揖:“娘娘深明大义,以天下苍生为念,属下愿誓死追随,辅佐娘娘实现此等宏图伟业。”
萧绰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他坐下:“此事非我一人之力所能完成,还需仰仗韩先生的智谋,将士们的忠诚,更需要后周的支持与各族百姓的认同。我们一步一步来,先从洛阳的会面开始,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诚意,坚守初心,定能打动符太后与柴宗训陛下,为天下苍生寻得一条安宁之路。”
帐外的篝火依旧燃烧着,照亮了整个山谷,也照亮了帐内两人坚定的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