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镜中水月照亮自己纯真的一面
应历十一年秋,通往洛阳的官道上,一行轻骑正缓缓前行。萧绰将三万精锐尽数留在幽州城南的蓟南城,那座由她亲手督建的城池,如今已是壁垒森严、粮草充盈,由耶律休哥坐镇,足以应对北方异动与边境纷扰。此次前往洛阳,她只带了两百亲卫、韩德让及两位女儿,一行人身着便装,行囊简约,少了行军的肃杀,多了几分寻常行旅的从容。
离洛阳不过百余里时,前方出现一条蜿蜒的河流,河水清澈见底,岸边青草丰茂,正是歇脚的好地方。韩德让勒住马缰,回身禀报:“娘娘,此处名为清泠川,水质甘冽,草木繁盛,正好让将士们休整片刻,马匹也能补充草料。”
萧绰颔首应允,翻身下马时,只觉一身淡紫色宫装虽比银白劲装轻便许多,却依旧带着几分束缚。连日赶路,衣袂上沾了些许风尘,鬓边的软脚幞头也微微歪斜。延寿女与观音女早已雀跃着奔到河边,掬起一捧清水洗脸,清脆的笑声惊起了岸边的水鸟。
“将士们原地休整,饮水洗漱皆需有序,不得喧哗争渡。”韩德让沉声传令,亲卫们即刻散开,有的照看马匹,让它们低头啃食鲜嫩的青草,有的则在岸边铺开油布,取出干粮饮水,动作井然有序,尽显蓟南城守军的素养。
萧绰走到河边,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忽然想起连日来披星戴月的赶路,竟许久未曾好好整理仪容。延寿女见状,忙从行囊中取出一方菱花镜和一个绣着摩羯纹的荷包,笑道:“娘,我们换身轻便些的衣裳吧,这宫装穿久了实在累人。”
观音女也附和着:“是啊娘,女儿带了家常的素色襦裙,您换上试试,定比现在自在。”说着便从行囊中取出一件月白色的交领襦裙,裙摆绣着细密的卷草纹,领口缀着几颗圆润的珍珠,素雅却不失精致。
萧绰本想推辞,却被女儿们不由分说地拉到岸边的柳荫下。亲卫们识趣地转过身去,背向而立,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褪去淡紫色宫装,换上月白色襦裙,萧绰抬手将软脚幞头取下,长发如瀑般散落肩头,被女儿们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松松挽起,鬓边垂落几缕碎发,随着秋风轻轻飘动。
她下意识地抬手拢了拢衣襟,指尖触到柔软的丝绸面料,心中竟生出几分陌生的暖意。这些年,她要么是身着劲装征战沙场,要么是穿戴朝服处理军务,早已习惯了铠甲的冰冷与官服的庄重,这般轻便素雅的家常装扮,竟像是隔了半生未曾触碰。
“娘,您快看看水里!”观音女拉着她的衣袖,将她带到水边。
萧绰低头望去,清泠川的水面平静如镜,将她的身影清晰地映照出来。水中的女子眉如远黛,眸若秋水,月白色的襦裙衬得她肤色愈发莹白,褪去了往日的冷峭与肃杀,眉眼间竟透着几分温婉柔和。鬓边的碎发被微风拂动,鼻尖沾了些许青草的气息,连眼角的细纹都仿佛被这清冽的河水抚平,多了几分江南女子的婉约。
她怔怔地望着水中的倒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这是她吗?是那个被仇恨与军务缠身,常年眉头紧锁、眼神锐利的萧绰吗?镜中的人影分明带着几分少女般的澄澈,嘴角似乎还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竟透着几分久违的可爱。
“娘,您真可爱!”延寿女趴在岸边,看着水中的倒影,忍不住惊呼出声,“像极了话本里写的天仙女,不染尘埃,温柔极了!”
观音女也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惊喜:“是啊娘,您平时总穿劲装,女儿都快忘了您穿素裙的模样了。这样的娘,比画上的人还要好看!”
女儿们的话语清脆悦耳,像一串银铃般落在萧绰耳边。她的脸颊倏地泛起红晕,从耳根一直蔓延到脖颈,连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这般直白的夸赞,她从未听过——将士们敬她、畏她,韩德让尊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