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前往汴京。”萧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另外,让韩先生拟定一份详细的盟约草案,明确归还燕云十六州的具体事宜,还有联合北伐上京的兵力部署和粮草调配。告诉将士们,我们此次前往汴京,是为了敲定盟约,是为了寻找最可靠的盟友,更是为了早日推翻耶律璟的暴虐统治,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遵命!”韩德让与耶律休哥齐声应道,眼中露出了欣慰的光芒。他们知道,那个心怀悲悯、守诺重义的萧绰,终于回来了。
萧绰再次望向汴京的方向,那里曾是她遥不可及的地方,如今却成了她复仇路上的希望之地。她仿佛看到了符太后温婉的笑容,看到了柴宗训少年老成的模样,看到了燕云百姓回归故土时的喜悦,看到了耶律璟被推翻后,辽国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也许女儿们说的对,”她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确实是被仇恨蒙了双眼。复仇固然重要,但守护更重要。守护女儿们,守护跟随我的将士,守护那些无辜的百姓,守护与盟友的约定。这,才是我真正该做的事情。”
三日后,营寨外旌旗招展,战马嘶鸣。萧绰身着一袭淡紫色宫装,不再是往日的银白劲装,少了几分肃杀,多了几分温婉。延寿女和观音女站在她身边,身着同款的淡粉色宫装,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韩德让与耶律休哥率领将士们送行,目光中满是信任与期盼。
“出发!”萧绰翻身上马,声音洪亮。
一行人马缓缓驶出营寨,朝着洛阳的方向前进。阳光洒在道路上,照亮了前方的征程。萧绰知道,这一路注定不会平坦,洛阳的会面也可能充满变数,但她心中不再有迷茫与犹豫。她带着初心与承诺,带着女儿们的期盼,带着将士们的信任,朝着新的希望,坚定地走去。
应历十一年的秋风,吹拂着大地,也吹拂着萧绰的心。她知道,这场前往汴京的旅程,不仅是为了敲定盟约,更是为了找回迷失的自己。而那个关于燕云十六州的承诺,终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搅动天下格局的关键,也将让她在复仇与守护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