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粮草文书,可随时兑换成实物,只需后周那边提供粮草接收的凭证。”
孟昶接过盟约,仔细翻看。
只见上面写着“后蜀以雄武军两万驻守秦、凤二州,牵制辽军侧翼;后周以禁军五万主攻泽州,迎战辽汉主力”
“灭辽之后,幽云十六州归后周,秦、凤二州归后蜀”
“双方互不侵犯,若一方遭第三方攻击,另一方需出兵相助”
等条款,条理清晰,既体现了诚意,也守住了蜀地的底线。
“很好。”
孟昶合上盟约,递给王昭远,“你让翰林院的学士把盟约再润色一下,明日一早,朕在勤政殿举行授旗仪式,亲自为毋大人送行。”
他看向毋昭裔,语气郑重:“毋大人,此次前往洛阳,责任重大。
结盟的文书要尽快敲定,粮草的运输路线要与后周协商好,还有两军的联络暗号——这些事,都要劳烦你多费心。”
毋昭裔躬身道:“臣定不辱使命!
臣已让随行的参军整理了秦、凤二州的地形图纸,还标注了辽军可能南下的路线,到了洛阳,可直接交给后周的枢密院。
另外,臣还带了十名熟悉山地作战的将领,若后周需要,可随时协助他们制定作战计划。”
孟昶点了点头,又想起一事:“辽使还在驿馆,你出那日,不必理会他。
若他问起,就说朕已决定与后周结盟,辽汉若敢犯境,蜀地的雄武军定不饶他们。”
毋昭裔应道:“臣明白。”
待王昭远和毋昭裔退下,殿内又恢复了安静。
孟昶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潮湿的风裹着荷香涌进来,竟比之前多了几分清爽。
他看着摩诃池里被雨水打落的荷叶,忽然想起年轻时与花蕊夫人一同泛舟的情景——那时蜀地安稳,百姓安乐,他曾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
可如今乱世纷争,若不做出决断,别说安乐,就连安稳都成了奢望。
“陛下,花蕊夫人派人送来一盏莲子羹,说让您暖暖身子。”
近侍端着一个白瓷碗进来,碗里的莲子羹还冒着热气。
孟昶接过碗,用勺子轻轻搅动着,忽然问:“你说,等天下太平了,百姓还会记得今日的结盟吗?”
近侍想了想,笑着答道:“百姓或许不记得盟约的条款,但他们会记得,不用再怕辽人劫掠,能安稳地种地、过日子。
只要陛下是为百姓好,他们就会记得。”
孟昶听了,嘴角微微扬起,舀起一勺莲子羹送进嘴里——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竟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
与此同时,驿馆里的辽使耶律烈正对着满桌的佳肴脾气。
青瓷盘里的清蒸鲈鱼已凉透,蜀锦包裹的茶具被摔在地上,碎片溅得到处都是。
他指着裴祚的鼻子,声音里满是愤怒:“孟昶到底什么意思?萧大人亲自写信许他秦、凤二州,他竟敢拒绝?还想与后周结盟?他就不怕辽军踏平蜀地吗?”
裴祚面无表情地站着,任由耶律烈泄。
等对方骂够了,才缓缓道:“我皇陛下的决定,不会更改。
辽使若想继续留在成都,便需遵守我蜀地的规矩;若不愿,可随时离开——只是,离开前需把驿馆的损坏之物赔偿清楚。”
耶律烈气得脸色青,却又无可奈何。
他此次来蜀,只带了十名随从,若真被赶出驿馆,连回去的路都难走。
他咬着牙,恶狠狠道:“好!
孟昶既然不识抬举,就等着萧大人的报复吧!
辽军很快就会拿下泽州,到时候,再转头收拾你们蜀地!”
裴祚懒得跟他争辩,只淡淡道:“我皇陛下已命雄武军驻守秦、凤二州,若辽军敢来,自会让他们有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