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要靠民心——靠那些愿意把儿子送上战场的百姓,靠那些愿意为国捐躯的小兵。
可现在呢?军需掺假、贪官横行,洛阳城外的百姓逃荒、小兵战死无人问津,长此以往,民心散了,江山又如何能稳?
“是该好好整顿了。”
符太后合上册子,眼神渐渐变得坚定。
她走到桌案前,提起笔,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写下“整顿之策”
四个大字,随即开始逐条思索:
先是贪腐。
军需案已经牵扯出户部郎中王坤、主事李才,可这绝不是结束。
李侍郎和林阿夏只查了洛阳军需库和户部,其他部门呢?兵部是否有克扣军饷的情况?洛阳周边的郑州、汝州,是否有截留赈灾粮款的官员?若想彻底根除贪腐,只查一角远远不够,必须从洛阳中央到地方州府,逐层排查。
可该从哪里入手?直接派御史台去查,恐怕会打草惊蛇,那些贪官污吏说不定会互相勾结,销毁证据。
或许,可以先从已经查实的王坤、李才入手,撬开他们的嘴,找出背后牵扯的官员,顺藤摸瓜,一网打尽——毕竟他们在洛阳任职多年,手上定然握着不少人的把柄。
其次是民生。
柴宗训说的没错,洛阳城外的百姓逃荒、不愿生孩子,根源在于“不安”
——怕战乱、怕苛税、怕生病无医。
如今国家和平了些,该做的就是让百姓“安下心”
。
减免赋税是必须的,尤其是洛阳以东的陈州、许州,去年冬天还有百姓冻饿而死,今年必须从洛阳国库调拨赈灾粮,派官员送去,还要让农官带着粮种去指导耕种,让他们有地种、有饭吃。
至于老龄化和医学落后的问题,眼下虽不能立刻解决,却也不能坐视不管。
洛阳太医院里还有几位老御医,或许可以让他们去各州府开设医馆,教地方郎中识药、治病,再编纂些简单的医书,刻版印刷后分到各县,让百姓知道常见病症该如何应对。
还有那些战死小兵的家属,不能只在洛阳军需署记个名字就完事,得按人头放抚恤金,每月从洛阳国库拨,让他们能活下去——这样活着的小兵看到了,才会更愿意为后周卖命。
然后是女辅营。
柴宗训特意提到要关心女辅营姐姐们的生理问题,这一点她之前确实忽略了。
女辅营的营地就在洛阳城南,她去过两次,只看到姑娘们训练时的利落,却没留意她们私下里的难处。
女子参军本就不易,每月那几日身子不适,还要顶着太阳练枪、守城,时间久了,难免会心生不满。
该给女辅营添置些东西——从洛阳织造局调些柔软的棉布,做几床厚被褥;让太医院熬制暖身的姜汤,每日送到营中;再特制些调理气血的药丸,让她们不舒服时能吃上。
另外,女辅营的编制虽已正规,可训练强度和男兵一样,是不是可以根据女子的体质调整?比如减少重兵器训练,增加轻功、侦查这类更适合女子的科目,这样既能挥她们的优势,也能减少伤病——毕竟洛阳城里能参军的女子本就不多,得好好护着。
最后是微服私访。
柴宗训想去巡游天下,她虽不同意,可微服私访确实可行。
不用去远的地方,就去洛阳周边的村落——比如离城三十里的孟村,去年夏天受了蝗灾,庄稼收成减半;还有城西的翟村,村里大半男丁都去了前线,只剩老弱妇孺。
去这些地方看看,才能知道百姓的真实日子,才能知道地方官有没有把洛阳朝廷的政令落到实处。
女辅营的营地也该再去一次,这次不穿凤袍,就穿普通妇人的衣裳,跟姑娘们坐在一块儿聊聊,听听她们到底需要什么。
不过这事得悄悄安排——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