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城头的炊烟刚与晨雾交织成一片朦胧的纱帐,林阿夏正与柳如眉、楚青鸢等诸将围在城楼上的沙盘旁,复盘鹰嘴崖伏击战的细节。
晨光透过她的银甲,在沙盘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她指尖划过代表官道的木纹,沉声道:“此次能顺利烧毁粮道,关键在于夏晚晴的诱敌足够逼真,以及苏凝霜的骑兵截断退路及时。
但后续需注意,吴越军吃了暗亏,必然会加强警戒,斥候队要扩大侦查范围,尤其留意他们的粮草补给路线是否有新的调整。”
柳如眉刚点头应下,城下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斥候骑兵挥舞着红色信号旗,疾驰至城门下,仰头高声禀报:“将军!
西北方向现大军旗号,是后周援军!”
城楼上瞬间爆出低低的欢呼,连日来被围城压抑的气氛骤然舒缓。
将士们纷纷探身远眺,连素来沉稳的楚青鸢也嘴角微扬。
林阿夏快步登上箭楼最高处,手搭凉棚望去,只见远处的官道尽头尘烟滚滚,如一条黄龙翻涌而来,玄色的军旗在晨光中猎猎作响,其中一面旗帜上的“郭”
字格外醒目。
她心中一动——这竟是后周禁军名将郭崇的旗号,没想到中枢会派如此重量级的将领亲自驰援。
“郭将军素有‘铁面将军’之称,治军极严,此次亲自前来,可见中枢对宣州的重视。”
柳如眉走到林阿夏身旁,低声补充道,“只是传闻他向来轻视女子从军,恐怕……”
林阿夏淡淡颔:“战场之上,实力为尊。
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无需在意他人偏见。”
说罢,她转身下令,“打开城门,随我出城迎接。”
未及半个时辰,援军便已抵达城下。
三千禁军将士列阵整齐,甲胄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气势凛然。
郭崇一身亮银盔甲,腰悬虎头刀,勒马立于阵前,面容刚毅如石刻,目光扫过城墙上“女辅营”
的杏黄旗时,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显然对这支以女子为主的军队仍有疑虑。
林阿夏率诸将行至马前,拱手行礼:“女辅营统领林阿夏,率部恭迎郭将军。
多谢将军率军驰援,解宣州之围。”
郭崇并未立刻回礼,而是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她,沉声道:“林将军,本官奉枢密院令,率三千禁军驰援宣州。
听闻你部烧毁吴越粮道,虽有微功,却也恐将吴越军逼至绝境,狗急跳墙之下反而会加攻城,此乃险招啊。”
这番话带着明显的审视与告诫,让身旁的夏晚晴顿时面露不忿,刚要开口反驳,便被林阿夏用眼神制止。
林阿夏神色平静,从容回道:“郭将军所言极是,属下亦有考量。
但吴越军围城已逾半月,宣州城内粮草仅够支撑三日,若不冒险截断其粮道,我等只能坐以待毙。
此乃两害相权取其轻,幸得将士用命,才未酿成大祸。”
她的话语条理清晰,不卑不亢,丝毫没有因郭崇的身份而露怯。
郭崇眼中的轻视稍减,沉默片刻后抬手道:“既如此,便先入城再议。
传令下去,全军扎营城外,沿护城河布防,谨防吴越军趁我军立足未稳动突袭!”
“末将遵命!”
禁军将士齐声应和,声震四野。
入城后,郭崇并未先休息,而是直接前往城楼查看城防部署。
当他看到女辅营的将士们虽多为年轻女子,却个个精神抖擞,手中的武器擦拭得锃亮,城墙上的滚石、擂木、火硝包等防御器械摆放得井然有序时,神色愈缓和。
走到南门城楼时,他看到几名女将士正在检修投石机,动作娴熟利落,丝毫不逊于禁军士兵,不由得微微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