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梅雨总是缠绵,淅淅沥沥的雨丝敲打着金陵城的青瓦,将整座古都浸得愈温润。
林阿夏推开驿馆的雕花窗,潮湿的风裹挟着青梅的微香扑面而来,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了些许。
腰间的铜铃随着开窗的动作轻响,那清脆的声音却没能驱散盘踞在她心头多日的阴霾。
驿馆外的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亮,偶尔有行人撑着油纸伞匆匆走过,脚步声在雨幕中渐行渐远。
林阿夏的目光落在远方,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千里之外的洛阳城。
那里有巍峨的宫阙,有厚重的城墙,更有那个让她心头百转千回的少年天子——柴宗训。
她与柴宗训的相识,是在三年前的汴梁。
彼时她还是随父游历的江湖儿女,而他已是后周的储君。
一次偶然的宫宴,她因一曲剑舞惊艳四座,也让年少的柴宗训记住了这个眉宇间带着英气的江南女子。
后来周世宗驾崩,柴宗训登基为帝,时局动荡,她随父返回江南,本以为这段萍水相逢的缘分便会就此尘封。
可命运的丝线总是牵牵绊绊。
半年前,她因刺杀南唐叛将有功,被南唐主表奏至洛阳,柴宗训亲自在紫宸殿召见了她。
御座上的少年天子褪去了往日的青涩,多了几分帝王的沉稳,可看向她的眼神,依旧带着当年的澄澈与炽热。
那次召见后,柴宗训便时常通过密使给她送来书信,字里行间的情意,浓烈得让她无从回避。
“阿夏,江南梅雨季,是否又让你忆起当年汴梁的烟雨?朕登基以来,日夜操劳国事,唯有想起你舞剑时的模样,方能稍解疲惫。
待天下安定,朕愿与你泛舟江南,看遍两岸风光,不知你是否愿意?”
林阿夏从怀中取出那封最新的书信,指尖轻抚过泛黄的信纸,上面的字迹遒劲有力,却又藏着一丝少年人的忐忑。
她轻轻叹了口气,将书信折好,放回贴身的锦囊里。
她何尝不明白柴宗训的心意,那个少年天子,用他最真诚的方式,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可她偏偏是林阿夏,是那个渴望驰骋沙场、守护家国的女子,而非一心向往后宫荣华的闺阁娇娥。
“姑娘,赵将军派人送来了军情密函。”
门外传来驿卒的声音,打断了林阿夏的思绪。
她收敛心神,转身开门接过密函。
密函中是关于南唐与吴越边境的最新动向,赵弘殷将军命她三日后率轻骑驰援宣州,抵御吴越的进攻。
这正是她所期盼的战场,是她实现抱负的地方。
可一想到柴宗训的情意,她的心又开始摇摆不定。
如果她接受了柴宗训的心意,便意味着要放弃驰骋沙场的梦想,被困在洛阳的深宫高墙之内,每日面对的是尔虞我诈的后宫争斗,是循规蹈矩的帝王家生活。
那不是她想要的人生。
可如果她拒绝,便是抗旨不遵,不仅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甚至可能连累家人和跟随她的弟兄。
更重要的是,她舍不得伤害那个真心待她的少年天子。
柴宗训登基不过两年,根基未稳,北有契丹虎视眈眈,南有诸国割据一方,他的帝王之路走得异常艰难。
她能想象到他在深宫之中的孤独与不易,也明白他对自己的情意,或许是他灰暗帝王生涯中唯一的光亮。
若是她残忍地熄灭这束光,对他而言,未免太过残忍。
“唉……”
林阿夏再次长叹,走到桌前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
茶汤入喉,清凉的滋味却没能浇灭她心头的烦躁。
她想起幼时阿爹对她说过的话:“人生在世,最难的便是取舍。
有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