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打入天牢,等候落。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次日一早,便有大臣联名上书,弹劾符琳擅权专政,意图谋反。
这些大臣多是前朝旧臣,正是柴宗训暗中联络的势力。
他们见李公公被抓,便迫不及待地跳出来难。
符琳看着手中的弹劾奏折,心中一片冰凉。
她没想到自己为后周鞠躬尽瘁,竟会遭到如此诬陷。
许知远此时已赶到京城,见状连忙劝道:“太后,这些大臣显然是早有预谋,如今陛下病重,正是他们难的好时机。
我们必须尽快稳定局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符琳冷静下来,沉声道:“传我旨意,召集朝中亲信大臣,即刻在大殿议事。
同时,令秦锋率领部分兵力火进京,稳定京城秩序。”
大殿之上,弹劾符琳的大臣与支持符琳的大臣争论不休,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就在僵持之际,秦锋率领大军抵达京城,驻扎在城外。
消息传来,弹劾的大臣们脸色顿时变得惨白,他们没想到符琳竟会如此迅地调兵进京。
符琳看着殿内惊慌失措的大臣,语气冰冷:“我符琳自辅佐陛下以来,一心为国,从未有过二心。
尔等勾结宦官,诬陷忠良,意图谋反,该当何罪?”
那些大臣见状,深知大势已去,纷纷跪倒在地,磕头求饶:“太后饶命,臣等一时糊涂,才犯下此等大错,求太后开恩!”
符琳冷哼一声:“念在你们往日还有些功劳,暂且饶你们一命。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即日起,免去你们的官职,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处理完这些大臣后,符琳来到柴宗训的病榻前。
柴宗训见她神色冷峻,心中已然明白生了什么,他叹了口气:“太后,是朕对不起你。”
符琳摇了摇头:“陛下无需自责,只是日后切不可再听信谗言,以免误了国家大事。”
柴宗训点点头,眼中满是愧疚。
经过这场风波,他终于明白,符琳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后周,自己之前的猜忌实在是多余。
几日后,柴宗训的病情逐渐好转。
符琳见京城局势稳定,便打算返回济州,继续处理边境事务。
临行前,柴宗训亲自送她到宫门口,恳切地说:“太后,日后朝中之事,还需你多费心。
边境的安危,也全靠你了。”
符琳躬身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守护后周的江山社稷。”
离开京城后,符琳并未直接返回济州,而是绕道前往云安城。
她想亲自查看边境的防务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云安城内,沈砚正在加紧训练士兵,见到符琳到来,连忙上前迎接:“太后亲临,末将有失远迎,望太后恕罪。”
符琳摆摆手:“无需多礼,我此次前来,是想看看城中的防务情况。”
在沈砚的陪同下,符琳登上城楼,眺望北方的辽国疆域。
她神色凝重地说:“辽国虽败,但根基未动,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你要加紧训练士兵,储备粮草器械,随时准备应对辽国的反扑。”
沈砚躬身领命:“末将遵命!”
符琳在云安城停留了三日,详细查看了城防工事和军队训练情况,对沈砚的工作颇为满意。
离开云安城时,她特意叮嘱:“若有任何紧急情况,可直接传信给我,我会立刻派兵增援。”
返回济州城后,符琳收到了苏廉从西夏来的捷报,称西夏已与后周正式签订盟约,双方将开展全面贸易合作。
符琳心中稍定,看来短期内,西北边境可以安定下来了。
然而,她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