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城的晨光刚漫过城墙垛口,驿道上便扬起了滚滚烟尘。
青州牧守周岳率领的两万精锐率先抵达城外,玄色的“周”
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甲胄鲜明的士兵们队列整齐,虽经连日行军,眼中却不见半分疲惫,反倒透着一股跃跃欲试的锐气。
城门处早已接到指令,苏文清亲自带着官吏等候在此。
见周岳翻身下马,他快步上前拱手笑道:“周大人一路辛苦,太后已在城主府备下薄宴,为诸位将士接风洗尘。”
周岳摆摆手,语气爽朗:“苏大人客气了,军情紧急,宴饮之事暂且搁置。
末将已令士兵们原地休整,清点粮草器械后,即刻便可赶赴三关堡。”
他目光扫过身后的军队,声音陡然提高,“传我将令,全军休整一个时辰,检查军备,不得擅自离队!”
“诺!”
士兵们齐声应和,声音震得周围的尘土都微微颤动。
苏文清见状,心中暗赞周岳的治军严谨,连忙补充道:“周大人放心,粮草已备好,即刻便会送到军营。
另外,太后特意叮嘱,青州援军需携带的攻城器械,济州城已额外筹备了一批,稍后便让工匠送到阵前。”
周岳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太后思虑周全,有劳苏大人了。”
两人正说话间,远处又传来了马蹄声与车轮滚动的轰鸣。
徐州牧守李翰的队伍也已抵达,与青州军不同,徐州军多带弓弩与攻城云梯,显然是做好了硬仗的准备。
李翰是个面容刚毅的中年人,见到周岳与苏文清,直接开门见山:“两位,军情如火,我军可随时出,不知后续各州的援军何时能到?”
苏文清取出早已备好的文书:“李大人请看,兖州、郓州、曹州的信使已先后传来消息,兖州军预计今日午后抵达,郓州与曹州军因需绕行河道,最多三日也能赶到。”
周岳接过文书细看,眉头微蹙:“三日时间,恐生变数。
辽军若察觉我军集结,难保不会提前设防。”
“周大人所言极是。”
一道清脆而坚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符琳身着常服,在许知远的陪同下缓步走来。
她目光扫过两位牧守,语气沉稳,“正因如此,我已令秦锋将军在三关堡虚张声势,每日派小股部队袭扰云安城外围,让辽军误以为我军短期内只会固守,不会贸然进攻。”
周岳与李翰连忙躬身行礼:“太后圣明。”
符琳抬手示意两人起身,继续说道:“青州军善长奔袭,徐州军精于攻城,你们两军可先行出,赶赴三关堡与秦锋汇合。
待后续援军到齐,便按照既定策略,兵分两路攻打云安、定边二城。”
她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沿途务必隐蔽行踪,若遇辽军斥候,一律斩杀,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臣遵旨!”
两人齐声领命,转身便去安排军队启程。
看着两支大军缓缓离开济州城,许知远轻声道:“太后让他们先行出,固然能抢占先机,但兵力分散,若遇辽军主力,恐有危险。”
符琳望着军队远去的方向,神色平静:“富贵险中求,战机稍纵即逝。
秦锋在三关堡已有防备,若真遇敌军,可依托地形坚守,待后续援军赶到便可合围。
况且,我军散布的谣言应该已经起了作用,辽军主力此刻恐怕正盯着耶律城的方向,无暇他顾。”
正说着,李承渊匆匆赶来,神色带着几分凝重:“太后,斥候回报,辽军已增派兵力驻守云安城与定边城之间的联络要道,而且云安城的守将耶律烈似乎察觉到了异常,近日频繁派人探查三关堡的动静。”
符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耶律烈倒是个谨慎的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