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清楚苏统领的具体位置,”
兵部侍郎有些为难,“不过臣可以立刻派人去徐州传旨,让苏统领接到旨意后,不用等粮草补给,直接带着骑兵轻装出,先去济州支援,粮草后续由驿站补给。”
“好!”
符太后点点头,声音里多了几分坚定,“就这么办!
沂州的一千人,徐州的一千五百骑兵,再加上镇国将军的八千人,三支部队分三路去济州,就算辽人兵力再强,也能给他们造成些麻烦。”
她看着兵部侍郎,语气严肃,“这些旨意,你今晚就派人送出去,不能耽搁一刻,若是有人敢拖延,朕定不轻饶!”
“臣明白!”
兵部侍郎把册子收好,躬身行礼后,转身快步离开慈宁宫——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把旨意传出去,否则济州真的可能等不到援军。
殿内又恢复了安静,符太后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亮起来的天色,心里稍微松了口气。
她知道这三支队伍加起来也只有一万多人,而辽人有逾万兵力,还有联军相助,想要打赢这场仗并不容易,可她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为济州争取时间。
“太后,您要不要再歇会儿?”
宫女走过来,轻声问道,“天快亮了,再过两个时辰,镇国将军就要在城外校场点兵了。”
符太后摇摇头,走到梳妆台前,让宫女帮她整理头和衣饰。
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脸色有些苍白,眼下还有淡淡的青黑,可眼神却依旧坚定。
“不用歇了,”
她对宫女说,“去把小皇帝叫醒,今日镇国将军出,朕要带着他去校场送行。”
宫女连忙点头,转身去叫醒小皇帝。
不一会儿,小皇帝揉着眼睛走进来,身上还穿着睡衣,看到符太后,连忙跑过去:“母后,您一夜没睡吗?”
“没事,”
符太后蹲下身,帮小皇帝整理好衣领,“今日镇国将军要带兵去济州救姨母,咱们去送送他们,好不好?”
小皇帝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好!
朕要看着镇国将军把辽人赶跑,把姨母救回来!”
符太后笑了笑,牵着小皇帝的手走出慈宁宫。
此时天已经亮了,宫门外的街道上,士兵们正扛着武器往城外的校场走去,百姓们也纷纷站在街道两旁,看着这支即将出征的队伍,脸上满是担忧和期待。
“母后,你看,好多士兵啊!”
小皇帝指着街道上的士兵,兴奋地说道。
符太后点点头,目光落在那些士兵身上——他们大多年轻,脸上还带着稚气,可眼神却很坚定,手里的武器握得紧紧的。
她知道,这些士兵都是后周的希望,他们带着洛阳百姓的期盼,带着她的嘱托,要去济州和辽人拼命。
“走吧,咱们去校场。”
符太后牵着小皇帝的手,慢慢往前走。
阳光渐渐升起,洒在街道上,给这支即将出征的队伍镀上了一层暖光。
符太后心里默默祈祷:希望沂州的兵力能尽快赶到,希望苏烈的骑兵能顺利绕到济州,希望镇国将军能带领援军打赢这场仗,更希望……妹妹能等着他们,等着援军的到来。
而此时的沂州,守将接到符太后的旨意后,立刻召集了所有能调动的兵力。
虽然当地闹了蝗灾,兵力紧张,但他知道济州的安危关乎整个后周的存亡,不敢有半分耽搁。
“兄弟们,”
守将站在士兵们面前,声音洪亮,“太后有旨,让咱们立刻赶往济州支援,虽然咱们只有一千人,但只要能多给济州争取些时间,就是死也值了!”
“愿随将军出征!”
士兵们齐声喊道,声音里满是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