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为何?”
李从善不解,“不带重武器,如何御敌?”
“正因如此,才不会引起辽人的警觉。”
符祥瑞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耶律璟那老狐狸,最是多疑。
咱们若是大张旗鼓地调派精锐,他定会以为咱们要开战,反而会更加戒备,甚至可能先制人。
咱们只带少量武器,做出一副‘护民’的姿态,他便会放松警惕。”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这第一批五万大军,表面上是去‘护民’,实则是去熟悉地形,建立前哨,为后续的行动做准备。
第二批五万大军,随后跟进,同样要低调行事。
待两军在边境站稳脚跟,形成掎角之势,咱们再看辽人的反应。”
符琳在一旁补充道:“另外,这十万北伐军,要分批行进,且不能走同一条路线。
第一批从东路走,第二批从西路走,尽量避开辽人的眼线。
沿途的州府,要做好接应,提供粮草,但绝不能声张。”
众人听后,皆是恍然大悟,对符祥瑞的谋划佩服不已。
周明远拱手道:“太后高明!
如此一来,既加强了边境防御,又不会刺激辽人,还能为将来的行动埋下伏笔。”
符祥瑞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严肃地说:“此事关乎重大,绝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若是让辽人知晓了咱们的真正意图,之前的部署便前功尽弃。
诸位,都明白了吗?”
“臣等明白!”
在部署军事的同时,符祥瑞也没忘记内政。
后周虽已恢复,但历经战乱,百废待兴。
她下令,全面恢复后周旧制,118州府的官员任免、赋税徭役,都要依照旧制执行。
“大周的根基,在于民心,在于制度。”
符祥瑞在朝堂上强调,“咱们刚收复故土,百姓对旧制尚有眷恋。
恢复周制,一是为了稳定民心,让大家觉得‘真的回来了’;二是为了厘清秩序,让政务尽快走上正轨。”
她任命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旧臣,同时也提拔了一些在灭宋之战中立下功劳的新贵,力求平衡各方势力。
对于汴梁及各地的灾民,除了加倍拨付粮草,还下令减免赋税,鼓励农耕。
汴梁城内,曾经因战乱而破败的街道,渐渐有了生气。
百姓们开始重建家园,农田里也有了耕作的身影。
符祥瑞时常会带着柴宗训微服出巡,看着这一切,柴宗训的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
“娘,百姓们好像真的开心起来了。”
一次,柴宗训拉着符祥瑞的衣角,小声说道。
符祥瑞蹲下身,揉了揉他的头,轻声道:“是啊,训儿。
只要咱们一步步来,总能让大周好起来的。”
然而,平静的表象下,暗流依旧涌动。
渝关方向,赵承业清理了通敌将领后,守军士气为之一振。
他亲自带着士兵加固城防,在城墙外侧挖了三道深沟,又在城头增设了数十架弩机——这些动作,都被辽人的细作看在眼里,连夜报给了耶律璟。
幽州城内,耶律璟捏着密报,冷笑出声:“符祥瑞这女人,倒是狡猾。
嘴上说暂缓进军,暗地里却在渝关筑防,还派‘护民军’北上……以为这样就能瞒过我?”
他随即下令,在幽州的三万大军,加强戒备,同时派探子紧盯后周“护民军”
的动向。
一场无声的较量,在边境线上悄然展开。
江南叛军那边,粮草被截断,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他们几次试图突围,都被后周军队打了回去。
内部也开始出现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