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辽军和北汉军队,有没有反水的异常举动?探马可有消息?”
“暂时没有。”
李谷连忙答道,“探马这几日一直盯着辽营和北汉营的动静,他们除了正常巡逻、维持包围阵型外,没有布置暗哨,也没有悄悄撤军的迹象。
不过……”
他顿了顿,语气多了几分谨慎,“辽营的将领最近很少与我们接触,之前约定好的粮草互通,也拖延了两日,怕是心里已有芥蒂。”
符祥瑞指尖敲击着桌沿,沉思片刻,突然开口:“好,没有明显异常就好。
李谷,还有诸位爱卿,从今日起,密切关注辽、北汉两军的动向。
若他们一旦有反水迹象——比如私通宋军、调动兵力、准备撤军——无需禀报,即刻领兵劫灭,可先斩后奏!”
“太后万万不可!”
李谷连忙上前一步,语气急切,“此事绝不能如此处置!
我们要灭辽营、北汉营的兵力易如反掌,可一旦消息传出去,辽主定然震怒,会从燕云十六州举兵南下,到时候我们腹背受敌,不仅联军彻底瓦解,洛阳也会陷入危机!”
“举兵南下又如何?”
符祥瑞的声音冷了几分,“我们还有李筠等州府的起义军支撑,还有女辅营这支生力军,难道还惧怕辽人的报复?他们先背信弃义,就该想到后果!”
“太后,并非臣惧怕辽人,而是眼下局势不宜树敌过多。”
李谷耐心劝说,“赵匡胤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若此时与辽人彻底撕破脸,他定会坐收渔翁之利。
不如我们先按兵不动,一边继续与辽营虚与委蛇,一边加快女辅营的阅兵筹备——待阅兵结束,我们向朝野展示了实力,再联合李筠的起义军,先击溃宋军主力,到时候辽人即便想反水,也没了依仗!”
一旁的兵部侍郎周延也附和道:“李大人说得有理。
太后,辽人重利,若我们能在击溃宋军后,许给他们比赵匡胤更优厚的条件,说不定还能挽回他们的心。
即便不能,到时候我们兵力强盛,也不怕他们来犯。”
符祥瑞沉默着,目光落在窗外。
庭院里的老槐树叶子已落了大半,光秃秃的枝桠指向天空,像极了如今错综复杂的局势。
她知道李谷说得对,可一想到辽人背信弃义,想到妹妹还在汴梁受赵匡胤牵制,她就忍不住心头的火气。
“娘,”
柴宗训拉了拉她的手,小声说,“李尚书说的是对的,阿夏姐姐说,打仗要先找最厉害的敌人打,不能一下子惹好多敌人。”
符祥瑞低头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心里的怒火渐渐平息了些。
她叹了口气,看向李谷:“你说的有道理,是朕太心急了。
那依你之见,我们现在该如何应对?”
“第一步,继续让探马紧盯辽、北汉营,同时派能言善辩之人去辽营,假意商议‘加快灭宋进度’,试探他们的口风,也稳住他们的情绪。”
李谷条理清晰地说道,“第二步,加快女辅营的阅兵筹备,让赵统领加紧训练,务必让阅兵当日,女辅营能展现出最强的实力,震慑朝野,也震慑联军中的异心者。
第三步,派人去联络李筠,让他在州府集结兵力,待我们阅兵结束,便从东西两面夹击宋军,形成合围之势。”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汴梁那边,我们得想办法再送些消息进去,看看符琳太后是否能暗中联络城中旧部,若能在我们进攻时里应外合,拿下汴梁就更容易了。”
符祥瑞点点头,心里的思路渐渐清晰:“好,就按你说的办。
派去辽营的人,要选谨慎可靠的;联络李筠和汴梁的事,就交给周侍郎你负责。
记住,所有行动都要秘密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