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全军进驻洛阳城外的孟津大营,即刻召开联军会议,邀请辽、南汉、北汉使者及十州守将共同参会!”
三日后,孟津大营内搭建起一座巨大的营帐,营帐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沙盘,沙盘上标注着后周、宋、辽、南汉、北汉的疆域及兵力分布。
符太后坐在主位上,左侧是李筠、周毅、王彦等后周将领,右侧是北汉主刘钧派来的使者赵遂、辽国使者萧挞凛、南汉使者陈继芳,下方则是十州守将及各地反宋将领,共二十支联军代表,济济一堂。
萧挞凛率先起身,手中马鞭指向沙盘上的幽州:“太后,辽国与宋素有旧怨,赵匡胤曾多次派兵袭扰我边境。
此次我国出兵两万,愿从邢州出,攻打宋军的大名府,截断赵匡胤的北方粮道!”
陈继芳也随之起身,手中折扇轻摇:“我南汉虽远在岭南,却也知晓‘唇亡齿寒’之理。
我国已派三万水军沿汴水北上,将攻打宋的宿州、亳州,牵制宋军的南方兵力,助太后一臂之力!”
北汉使者赵遂则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到符太后面前:“我主刘钧已亲率三万大军,在泽州一带与宋军交战,昨日已拿下高平,愿与联军夹击洛阳的宋军!”
符太后接过书信,心中激荡。
她起身走到沙盘前,指尖划过洛阳、汴梁、泽州三地,声音铿锵:“多谢各位相助!
如今赵匡胤的主力大军五万余人驻守洛阳,由慕容延钊统领;汴梁守军三万,由赵普坐镇。
我们可分三路进军:”
“第一路,由李筠将军率领五万联军及十州百姓兵中的五万人,作为先锋,攻打洛阳外围的偃师,牵制慕容延钊的主力;第二路,由王彦将军率领三万联军,与辽国骑兵汇合,攻打大名府,截断宋军粮道;第三路,由周毅将军率领两万联军,与南汉水军配合,攻打宿州,防止宋军从南方调兵支援。”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内众人,声音愈坚定:“十州剩余的十五万百姓兵,由郭崇将军统领,驻守孟津,作为后援。
待三路大军得手后,我们便会师汴梁,迎回小皇帝,复我后周河山!”
帐内众人齐声应和,声音震得营帐顶的尘土簌簌落下。
郭崇起身,手中高举十州联名信:“臣等愿以性命担保,定守住孟津,为联军断后!”
萧挞凛、陈继芳也纷纷起身,表示会尽快传令军队,按计划进军。
散会后,符太后独自留在营帐内,望着沙盘上的“汴梁”
二字,指尖轻轻摩挲。
青禾端着一碗热茶走进来,轻声道:“太后,军医说您今日又没好好吃饭,这碗粥您趁热喝了吧。”
符太后接过茶碗,目光依旧落在沙盘上,轻声道:“青禾,你说我们能成功吗?”
青禾走到她身边,望着沙盘上密密麻麻的联军标记,轻声道:“太后,您看——十州百姓愿随您出征,辽、南汉、北汉愿出兵相助,就连那些曾归顺赵匡胤的将领,如今也纷纷倒戈。
这天下之心,都在您这边,怎会不成功?”
符太后低头,看着茶碗中自己的倒影,忽然想起那日在潼关城楼上晕厥前,曾看到远处的天际有一道霞光。
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却又很快被坚定取代:“明日一早,让李将军率先锋部队出。
这一次,我们定要打到汴梁,接训儿回家。”
次日清晨,孟津大营外鼓声震天。
李筠率领三万先锋部队,高举“反宋复周”
的旗帜,沿着洛水向偃师进。
郭崇率领的十五万百姓兵站在渡口两侧,挥舞着手中的兵器,高声呐喊:“联军必胜!
复周必成!”
声音顺着洛水传播,远远传到洛阳城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