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赵匡胤的篡逆不满,现在机会来了,希望你能认清形势,和我一起为后周效力。”
写完信,他把信折好,交给亲卫李三:“李三,这封信就交给你了。
你一定要亲手交给张万隆,告诉他,这是我最后的请求。”
李三接过信,郑重地点了点头:“将军放心,我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会把信送到张校尉手里。”
李三离开后,王审琦又拿出天武军的令牌,仔细擦拭着上面的字迹。
他想起当年带着天武军打仗的日子,想起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心里充满了感慨。
他知道,天武军的兄弟大多是重情义的人,只要他们能想起当年的情谊,肯定会跟着他一起走。
第二天一早,李三就出了。
他穿着一身普通百姓的衣服,背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王审琦的亲笔信,悄悄离开了孟州城,朝着宋军的营地方向走去。
与此同时,王克己也派人去联系神卫军士兵的家人。
神卫军士兵的家人大多住在孟州的城南,王克己的人找到他们时,他们正因为担心家人而愁眉苦脸。
当得知可以给家人捎信,劝家人投降时,他们都非常激动,纷纷拿出纸笔,开始写家书。
一个老大娘握着笔,手不停地颤抖,眼泪掉在信纸上:“儿啊,娘知道你在外面打仗苦,可赵匡胤不是个好皇帝,他篡夺了后周的江山,害了不少百姓。
现在符太后的大军来了,娘希望你能早点投降,回家和娘团聚,娘还等着给你做你最爱吃的饺子呢。”
一个年轻的妇人也写道:“夫君,咱们的孩子已经会喊爹了,他每天都问我爹什么时候回来。
你快投降吧,咱们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别再跟着赵匡胤打仗了,那是没有好结果的。”
王克己的人把这些家书收集起来,又准备了一些粮草和药品,交给李谦。
李谦让人把这些东西装在几辆马车上,伪装成给宋军送粮的队伍,朝着神卫军的营地方向走去。
老周则带领着五百精兵,埋伏在宋军营地附近的山林里,随时准备接应策反的宋军。
他看着远处的宋军营垒,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他知道,策反宋军的成败,关系到孟州的安危,关系到后周的未来。
李三很快就到了宋军的营地附近。
他看到营门口的守军盘查很严,心里有些着急。
他想了想,假装成一个卖菜的小贩,挑着一担青菜,朝着营门口走去。
“站住!”
守军大喝一声,“干什么的?”
“军爷,俺是来给营里送菜的。”
李三笑着说,“营里的伙夫说俺的青菜新鲜,让俺每天都来送。”
守军看了看李三的青菜,又看了看他的布包,怀疑地问:“你这布包里装的是什么?”
“是俺的换洗衣物。”
李三镇定地说,“军爷要是不信,可以打开看看。”
守军打开布包,看到里面只有几件衣服,没有其他东西,便放李三进了营。
李三心里松了口气,挑着青菜,朝着张万隆的营地方向走去。
张万隆的营地在宋军的左营,李三走到营门口,看到张万隆正在营里操练士兵。
他赶紧放下青菜,朝着张万隆跑去:“张校尉!
我是李三,王审琦将军的亲卫!
我有要事找你!”
张万隆听到“王审琦”
的名字,心里一愣,停下操练,看着李三:“你找我有什么事?王审琦不是已经投降了吗?”
“张校尉,你听我解释。”
李三把王审琦的亲笔信递过去,“王将军是被迫投降的,他心里一直念着后周,希望你能和他一起为后周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