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寻常妇人。
她当时只当贺氏是来探虚实,没敢多言,却没料到柴宗训竟记在了心里。
“我们让琳姨母主动配合赵匡胤。”
柴宗训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雀跃,仿佛已经看到了计划成功的模样,“娘,我们可以对外说……说你驾崩了!
就说你因为忧思过度,染了急病,没撑住。
然后让琳姨母代替你,对外宣称她才是如今的太后。”
符太后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主意太大胆,甚至有些荒唐,可细细一想,竟藏着几分道理——符琳是她的亲妹妹,眉眼有几分相似,若是刻意装扮,再加上“太后驾崩”
的消息做铺垫,未必不能瞒过赵匡胤的眼线。
“然后呢?”
她追问,声音里多了几分期待。
“然后让琳姨母去见贺氏!”
柴宗训的眼睛更亮了,“琳姨母可以跟贺氏说,她如今虽是太后,却处处受赵匡胤的牵制,连安稳日子都过不上。
贺氏不是不喜打仗吗?琳姨母可以劝她,若是赵匡胤真的登基称帝,将来必定还要征战四方,她和孩子们也难得安稳。”
他顿了顿,小手紧紧攥住银锁,像是在给自己打气:“这样一来,有两个好处。
第一,赵匡胤就算想登基,贺氏若在他耳边吹冷风,说百姓不认可、大臣有异议,他心里必定会犯嘀咕——毕竟他如今只是掌控了汴梁,若是贺氏都不支持,他登基也名不正言不顺,没人听他的;第二,琳姨母在贺氏身边,能随时给我们传消息,还能迷惑赵匡胤,让他以为我们真的没了主心骨,放松对洛阳的警惕!”
符太后看着眼前的孩子,只觉得喉咙紧。
她从未想过,七岁的柴宗训竟能想出这样环环相扣的计划——他记得贺氏的喜好,知道符琳的身份能派上用场,还能想到“迷惑敌人”
“动摇对方根基”
,这些话,连朝堂上的老臣都未必能说得如此清晰。
“训儿,”
她伸手抱住他,声音有些颤,“你怎么会想到这些?”
柴宗训靠在她怀里,鼻尖蹭过她的衣襟,闻到熟悉的熏香,心里安定了不少。
他小声说:“前几日韩将军跟王副将议事,我在帐外听过几句,他们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还有,娘你教我读《史记》时,说过‘兵不厌诈’……我就是把这些凑在一起,想出来的。”
原来他竟把听来的、学来的,都记在了心里,还能用到实处。
符太后抱着他的手臂又紧了紧,眼眶渐渐热——董贵妃泉下有知,该有多欣慰?她的孩子,不仅平安长大了,还学会了守护自己的江山。
“训儿的主意很好。”
她轻轻拍着柴宗训的背,声音温柔却坚定,“不过这事要仔细筹划。
你琳姨母在汴梁,身边都是赵匡胤的人,若是走漏了风声,她会有危险;贺氏虽是妇人,却未必会轻易相信你琳姨母的话,说不定还会把消息告诉赵匡胤。”
“那我们可以先给琳姨母送密信!”
柴宗训立刻接话,“让韩将军派最可靠的人,把信送到琳姨母手里,跟她说清楚计划。
琳姨母那么疼我,肯定会帮我们的!
还有贺氏,我们可以让琳姨母带点礼物去——就带洛阳的牡丹花饼,前日我吃着很好吃,贺氏说不定也喜欢。
人心都是肉长的,她若是知道我们只想守住洛阳,不想打仗,肯定会动心的!”
符太后看着他一本正经的模样,忍不住笑了。
这孩子的心思纯粹,却也最直接——他相信亲情,相信善意,相信只要真心待人,就能换来别人的帮助。
她抬手擦了擦眼角,笑道:“好,就按训儿说的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