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惨然一笑:
太守太守,您怎就执迷不悟……
两日后·山阴县以西五十里
七万大军如长龙盘踞山道,旌旗遮天蔽日。
孙策轻抚马鬃,对身侧的秦鸣朗声笑道:
“先生你看!
王朗至今未派一兵一卒——”
“怕是准备开城投降了吧?”
众将哄然大笑:“那老匹夫定是吓破胆了!”
铁蹄扬尘间,沿途州县纷纷归降。
自吴郡入会稽以来,军队非但未损,反如滚雪球般壮大。
此刻距山阴仅五十里,却仍不见半支敌军,连探马都闲得打起哈欠。
周瑜听闻,也对秦鸣笑着说:
"
军师这条计策,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取胜,想必王朗也不会抵抗。
"
众人正谈笑间,却见秦鸣轻轻摇头:
"
依我看,王朗不会投降。
"
孙坚大惊:
"
秦先生此话怎讲?"
"
若他不降,为何至今按兵不动?"
秦鸣淡然回应:
"
正是这毫无动静,才足以断定他并无降意。
"
"
若真心归顺,此刻早该派人前来迎接了。
"
孙坚不解:
"
既不投降,也不出兵,他究竟意欲何为?"
众将领也纷纷追问:
"
莫非王朗设下了埋伏?"
秦鸣平静道:
"
诸位不必担忧。
"
"
如今大势已定,岂是王朗一人能左右?"
"
我更认为,他此刻按兵不动,非是别有用心,而是动弹不得。
"
周瑜眉头紧锁:
"
军师此言何解?"
秦鸣叹息:
"
诸位还是太低估人心叵测了。
"
"
各县闻风归顺,足见民心所向。
"
"
他一个外乡官员,若执意违逆民意,会引什么后果?"
周瑜猛然醒悟:
"
先生是说会稽郡正在内乱?"
"
正是。
"
秦鸣目光深远:
"
若无意外,待我军抵达时,王朗恐怕已被捆绑出城。
"
孙坚闻言大喜:
"
若真如此,这会稽郡岂非唾手可得?"
话音未落,远处疾驰而来一名斥候。
斥候飞身下马,高声禀报:
"
主公,山阴急报!
"
"
城中正生骚乱,似有内斗!
"
"
请主公做决断!
"
孙坚眼中精光乍现:
"
果真生叛乱了?"
"
真是天赐良机!
"
孙坚当机立断,高声下令:
"
全军加前进,随我夺取山阴!
"
七万将士闻令而动,如潮水般涌向山阴。
五十里路程不远亦不近。
待孙坚率军赶到山阴城下,已是日暮时分。
只见城门外列阵以待的将士们齐声高呼:
"
恭迎使君大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