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战死,不作2臣!”
孙坚闻言皱眉,目光转向秦鸣。
此时秦鸣从容起身:
“久闻黄将军忠义,在下却有一惑请教。”
黄忠闻声抬头,见说话者竟是位年轻文士,当即醒悟此人便是孙坚帐下军师,遂抱拳道:
“军师但问无妨。”
"
不知将军方才所言背弃旧主,所指何人?"
黄忠听罢,神色凝重:"
自然是刘使君!
"
"
刘使君?"
秦鸣嘴角微扬,"
这么说来,黄将军一直效忠的便是刘使君?"
"
但据我所知,刘表单骑入荆州时,可未曾听闻将军之名!
敢问在此之前,老将军追随何人?"
"
这从前"
黄忠略显迟疑,"
末将曾跟随秦太守。
"
秦鸣会意一笑,知其所指南阳太守秦颉,便继续追问:"
那么在秦太守之前,老将军又事奉于谁?"
此言一出,黄忠顿时眉头紧锁,在场众人皆被此言绕住,唯独刘晔等人若有所思。
沉默良久,黄忠才道:"
回先生话,在秦太守麾下前,末将不过一介无名小卒,因随太守征讨张曼成立功,才得封牙将之位。
"
秦鸣闻言轻摇头:"
那将军现今身居何职?"
黄忠正色道:"
刘使君主政后,提拔末将为校尉,随刘磐将军任副将之职。
"
"
这便是问题所在。
"
秦鸣缓步上前,"
将军口口声声说不愿背主,可刘表对将军有何恩情?"
"
既不曾如我军这般礼数周全,又未似秦太守那般知遇之恩。
他提拔将军,不过是身为荆州刺史的本分,何谈恩义?"
"
况且我军此来师出有名。
其一,当日刘表无故攻我城池,杀我将士,此仇必报;其二,听闻董卓已死,我军欲北上勤王,皆因刘表阻路才起兵征讨。
"
"
说来当日进犯之时,将军亦是其中一员。
按常理,生擒将军就该就地正法。
但主公惜才,非但不杀,反而以礼相待。
这才是真正的恩义!
"
说到此处,他直视黄忠:"
我看将军也是明理之人,怎会如此不辨是非?"
"
刘表对你无恩无义,你却要誓死效忠;我军待你恩重如山,你却冷面相向,这是何道理?"
"
这末将"
黄忠语塞,一时竟无言以对。
秦鸣见状,又笑道:"
再者,依我看将军所谓忠义,恐怕并非忠于刘表,而是忠于职守罢了。
只因刘表身居刺史之位,将军才误以为要效忠于他。
"
"
将军可曾思虑一事?刘表虽为荆州刺史,然我主乃征南将军!
"
"
按常理而言,刘表尚可不提,但将军本就应归附我军麾下"
"
如今我军诚意相劝,望将军弃暗投明,共讨叛逆,为何仍执迷不悟?"
他对黄忠的性格了如指掌。
在投效刘备前,黄忠并未真正效忠于任何主公。
先是追随秦颉,后随刘表,刘表亡故后便留在韩玄帐下。
频繁更换主公并非因为忠于个人,而是忠于职责!
只需点明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