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道:
"
公子当年英姿,妾身至今难忘呢!
"
言罢不禁忆起往事。
若非秦鸣及时相救,她只能携养母仓皇离宫。
后来才知晓,洛阳那场大火本该焚毁殿宇,全赖秦鸣施法降雨,才使兵卒得以扑灭火势。
若不然她与养母的境遇简直不敢设想。
依养母刚烈性子,定会以死相逼令她离宫。
而此刻自己恐怕早已沦落长安,沦为玩物。
思及此,她轻轻拽住秦鸣衣袖:
"
妾身还未谢过公子救命大恩。
"
秦鸣眉峰微蹙:"
恩从何来?"
话音未落,忽闻苍老唤声:
"
前方可是秦子若?"
回望去,只见街心停着辆马车,帘栊处探出位白老者。
秦鸣当即疾步上前,执礼甚恭:
"
蔡中郎怎会莅临庐江?"
"
晚辈见过蔡中郎。
"
他对蔡邕素来敬重,不仅因其年高德劭,更钦慕其学识品格。
只是暗忖:这位老臣本该在寿春颐养天年,为何突然至此?
蔡邕见果真是他,忙命停车。
未及站稳便笑道:
"
既遇子若,老朽便不虚此行了!
"
说着已握住秦鸣手腕:
"
实不相瞒,老夫有要事相求"
秦鸣笑容微凝。
这位不远千里而来,竟是专程求助?说来有趣,自己正盘算去探望蔡昭姬,岂料其父反倒先寻上门来。
【树大招风,权重招妒。
作为孙坚帐下席谋士,秦鸣平日没少受豪绅权贵的逢迎巴结。
那些带着厚礼前来求办事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直到他接连回绝了无数请托,这般盛况才渐渐消停。
但像蔡邕这般开门见山直陈来意的,倒真是头一遭。
秦鸣略怔了怔,旋即含笑拱手:"
蔡公所求何事?只要不违律法又在鸣能力范围内,定当效劳。
"
"
好!
好!
好!
"
蔡邕见他应得干脆,老怀大慰。
自己果然没看错这个年轻人——居高位而不改本色!
在他所识的青年才俊中,唯有秦鸣能始终如一。
可越是如此,老人反倒踌躇起来:"
只是老夫所求恐有犯忌讳之处,只怕让子若为难。
"
"
犯忌?"
秦鸣眸光微闪。
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还有什么禁忌可言?说句狂妄的,就算当街也能轻易摆平。
蔡邕岂会不知?
既知如此仍出此言那便只可能与孙坚有关了。
思绪电转间,他已然会意:"
蔡公是为陆季宁父子而来吧?"
"
果真瞒不过子若!
"
蔡邕抚掌而笑,"
当年老夫避祸吴会,多赖季宁兄照拂。
听闻他罹患离魂之症,实在寝食难安,这才特地从寿春赶来。
可否行个方便,让老朽见上一面?"
说着殷殷望向对方。
秦鸣朗笑道:"
我当是何等大事,此事易耳!
"
转头对身后吩咐:"
伯符可都听清了?去安排吧,守卫若问便说是我的意思。
"
一直静立的孙策抱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