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听闻恍然大悟。
诸侯之所以不信,正是因为秦鸣没有显赫家世。
既无门又年纪轻轻,这些以出身论人的诸侯,怎会识得军师大才?
想到此处,他既愤慨又庆幸。
愤的是军师惊世之才竟被这些庸人所轻;
庆幸的是正因如此,秦鸣才会选择投效自己——
诸侯中唯有他不拘门!
更令他感动的是,军师虽遭冷遇,却仍心系大计。
这般胸襟,实在令人钦佩!
孙坚暗暗誓:
他日若得势,定要让军师这等大才名扬天下!
酒过三巡,袁术借故离席。
袁绍见状轻笑搁杯,环视众人道:
六十三
"
诸位,如今文台已取汜水关,洛阳近在咫尺!"
"
我军全胜指日可待!"
"
值此时刻,我想请教诸位,接下来该如何进军,方能一举歼灭董卓?"
话音未落,各路诸侯便纷纷笑道:
"
事已至此,何必多言?休整几日便杀入关中,那董卓岂是对手!"
"
盟主,我军二十万之众,何惧董卓?"
"
依我看,可分兵两路,一路夹击虎牢关,一路迎战董卓主力,必能胜!"
比起先前的沉默,此刻没了雄关阻隔,诸侯们仗着兵多将广,全然不把董卓放在眼里,场面十分热烈。
袁绍听得志得意满,频频点头。
待众人说完,忽然轻咦一声看向曹操:"
孟德今日为何不一言?"
曹操眉头微皱,起身拱手道:"
盟主,我以为现在高兴为时尚早。
"
"
董卓虽失汜水关,主力犹在。
若我军轻敌冒进,恐遭大败。
"
话音刚落,便见一人起身笑道:"
孟德此言,真是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
我军气势如虹,董卓不仓皇逃窜便算万幸,岂敢调集主力?"
"
以我之见,不出十日,必能诛灭董贼!"
众人闻言一怔,循声望去,说话的正是北海太守孔融。
孔融向来狂放不羁,这般言语倒也不足为奇。
更兼联军粮草不济,战决正合众人心意,于是纷纷附和。
曹操细眼微眯,瞥见孙坚也沉默不语,便笑道:"
诸位莫要怪我多虑,文台兄同样不一言,不知有何高见?"
此言一出,众人目光都转向孙坚。
袁绍笑道:"
正是!文台身为东道主,岂能无话可说?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
孙坚放下酒杯,起身抱拳:"
不敢当。
在下正欲北上攻取河东,特向盟主请辞。
"
"
什么?文台要走?"
袁绍闻言大惊。
(根据要求袁绍猛然色变,席间众人无不愕然望向孙坚。
决战在即,这位江东猛虎竟要抽身离去?
孙坚将众人神情尽收眼底,这些反应早被秦鸣料中。
他从容按着既定说辞拱手道:"
诸位勿虑,孙某北上实为全局考量。
现汜水既破,洛阳唾手可得,董贼正面难敌诸位雄师,然则"
他刻意顿了顿,沉声道:"
困兽犹斗!
若董贼遣奇兵袭我后方,截断粮道,我军危矣!
孙某愿率部佯攻河东,既休整士卒,又为联军筑牢北翼屏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