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里,还有条岔路。
我们从那边绕去杨家村,现在他们在前面,反而不会现我们。
"
郑源点点头,重新动车子:"
到了路口你给我指路。
"
吉普车再次颠簸着前行,这时,张主任叹了口气:"
这个王副主任啊,一心就想取代我的位置。
今天跟踪我们,无非是想抓我把柄,给吴书记添堵。
"
孙玄转头看向张主任:"
你们就没想办法处理他?"
车上都是自己人,孙玄说话也直来直去。
"
怎么没想?"
张主任苦笑,"
要不是时机不对,早把他拿下了。
"
见孙玄面露疑惑,张主任补充道,"
你前段时间去京城时,上面来人审查吴书记了。
审查组的干部和王副主任有点关系。”
“他们刚走没几天,我们不好立刻动他,不过——"
张主任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他也嚣张不了多久了,今天这事,回去得向吴书记汇报。
"
孙玄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时郑源插话道:"
玄子,放心吧。
吴书记早有安排,就算王副主任真现了什么,消息也出不了红山县。
"
听到这话,孙玄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
他了解吴书记的手段——这位老革命在红山县经营多年,早已织就一张无形的大网。
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后座上的李老静静听着这番对话,眼中浮现出复杂的情绪。
他没想到,自己这次能脱险,竟是靠曾经的下属暗中相助。
世事多变,命运的安排有时真是出人意料。
车子在乡间小路上蜿蜒前行,穿过一片片麦田和玉米地。
六月的阳光越来越烈,照得车顶烫。
孙玄脱掉外套,只穿着一件洗得白的蓝布衬衫。
他时不时给郑源指路,避开可能遇到卡车的主干道。
约莫一个小时后,杨家村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中。
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村庄,土坯房错落有致地散布在黄土坡上,村口几棵老槐树投下斑驳的阴影。
吉普车径直开进村子,停在大队部门前。
这是一栋砖瓦结构的平房,门口挂着"
红山县杨家村生产大队"
的木牌,墙上刷着鲜红的标语。
听到车声,四个人从里面快步走出——为的正是杨家村书记,后面跟着的则是孙玄的大舅杨淑民,现任杨家村大队长。
他身后跟着村支书和民兵队长。
孙玄冲大舅微微点头,没有立即相认。
这是他们事先约定好的——表面上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张主任整了整衣领,上前一步,用官腔说道:"
我是县革委会主任张振,奉上级命令押送劳动改造人员李卫国到你们大队接受改造。
"
话音刚落,杨家村的书记就满脸堆笑地迎上来:"
张主任好!
我们已接到通知了。
您放心,我们一定严格监督每一个改造人员,让他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书记滔滔不绝地表着决心,唾沫星子飞溅。
张主任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这种套话他听得太多了,现在只想尽快完成交接。
他不耐烦地摆摆手:"
行了,别的不多说,你们把人带下去吧。
"
民兵队长和村支书立刻上前,看似粗暴实则小心地架起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