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比孙玄更沉稳持重一些,笑着拿起酒壶,给刘平和孙玄的杯子重新满上,然后端起自己的酒杯,对刘平说道:
“平哥,玄子说得对,自家人不说两家话。
过去的事就不提了。
倒是以后,咱们可得说好了。”
他顿了顿,脸上带着半开玩笑半认真的神情:“私下里,你是我哥,咋称呼都行。
但在县政府,你可是领导,是我的顶头上司之一。
以后工作上,该汇报汇报,该指示指示,我肯定服从组织安排。
但有一点,你可不能因为咱们是亲戚,就给我穿小鞋,或者故意为难我啊!
这杯,我敬你,也当是提前打个预防针!”
说完,他自己先笑了起来。
刘平也被他这话逗乐了,心中的感慨情绪被冲淡了不少,他指着孙逸笑道:“好你个小逸!
在这儿等着我呢!
该罚!
必须自罚一杯!
咱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兄弟,我刘平是那种人吗?工作上,咱们公私分明,对事不对人;私下里,咱们该怎么处还怎么处!
我要是真敢给你穿小鞋,不用玄子说话,我爹我娘第一个饶不了我!”
他说着,自己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孙玄在一旁听着,看着表哥刘平那坦荡而真诚的态度,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之情。
他不在乎刘平能当多大的官,他在乎的是这份无论身处何位都不忘本的初心。
刘平没有因为身份的转变而变得疏远或者高高在上,反而更加珍视这份亲情,这让孙玄感到非常满意。
在他心里,亲情是维系一切的基石,如果一个人为了权力和地位,连最亲的人都可以淡漠甚至利用,那这个官做得再大,也失去了人味,终究是空中楼阁。
话题被成功岔开,气氛重新变得轻松起来。
兄弟三人一边喝着醒酒茶,吃着花生米,一边聊的话题也开始转向更实际的方面。
刘平初来乍到,迫切想要了解县里的真实情况。
他不再以副书记的身份,而是以一个兄弟、一个初来者的虚心态度,向孙玄和孙逸询问着县里各个部门的情况,主要领导的性格作风,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潜在的优势。
孙逸作为副县长,对政府口的运作非常熟悉,他条理清晰地向刘平介绍了经济、农业、文教卫等方面的情况,既指出了成绩,也不避讳存在的问题。
而孙玄虽然职位不高,但在采购科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位置上,却能接触到许多底层和细节的信息,加上他越时代的眼光,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某些制度上的弊端或者潜在的展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