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三大罪:其一,勾结郑皇贵妃与李选侍,合谋加害先帝。
其二,勾结地方大员,纵寇自重。
其三,把持朝政,任用亲信!”
朱由校听后,心中暗笑,没想到他们竟列出三条大罪。
“嗯,卿家细细说来。”
杨涟躬身继续道:
“第一大罪:当年先帝病重之时,内侍崔文升呈上一偏方,服后先帝吐泻不止,一夜竟如厕三十余次,致使病情加重。
臣怀疑此乃毒药!
崔文升不过一介小宦,即便略通医术,岂能胜过太医院诸位御医?再者,李可灼又献所谓仙丹,先帝服两粒后竟骤然崩逝。
若世上真有仙丹,何来无人长生?身为辅的方从哲岂会不明此理?而此二人皆由方从哲亲自引荐入宫,臣疑其心怀异志!”
“第二条大罪:方从哲与熊廷弼暗中勾连,侵吞辽东军饷。
先帝曾拨银二百万两,用于补九边及辽东将士饷银。
可不过才过去十天,熊廷弼又上奏请求再拨饷银。
而前后放军饷一事皆由方从哲一手操办,这里面必然有猫腻。
两人必定是串通一气,中饱私囊!
更甚者,熊廷弼镇守辽东两年多,即便努尔哈赤兵力再强,也总该有些战事。
可熊廷弼惧敌如虎,敌军进一步,他就退一步,如今已退至沈阳一线。
再这样下去,沈阳恐怕也要拱手让人!
兵部多次下令出战,他却以‘避敌锋芒、以守为攻’为由推脱,这分明是养寇自重!”
“第三条大罪:万历四十六年至四十八年,朝廷官职空缺严重。
吏部提出的人选屡屡被驳回,致使政务无人处理,国事日废。
而与方从哲关系亲近之人,却年年升迁,不论其才干如何!”
杨涟一口气将方从哲的三大罪状大声念出,语气铿锵。
吏科给事中魏大中随即出列,奏道:
“陛下,此等奸臣怎能位居百官之?请陛下下旨,罢免方从哲内阁辅之职!”
早有准备的东林派官员纷纷上前,齐声附议:
“请陛下罢免方从哲!”
朱由校扫视一眼,至少半数官员都站在杨涟一边。
虽说方从哲并非他要重点清算的对象,但他对这人也没什么好感。
此人既无大忠,也无大奸,不过是懂得自保罢了。
杨涟所奏大多属实,朱由校本就不想保他。
但也不愿赶尽杀绝,打算给他留条退路。
方从哲似乎看出了皇帝的心思,立刻出列叩:
“陛下,臣请求辞官归乡!”
“准!”
朱由校话音刚落,便望向那些要求罢免方从哲的官员。
有人面露轻松,有人仍显不甘,但事已至此,也无法再争。
“诸位爱卿,还有何事要奏?”
接下来便是文官们例行的举荐与弹劾。
有人推荐某某才能出众,堪当大任;也有人控诉某某怀才不遇。
顺带又参了几位齐、楚、浙党官员。
今日朝会,东林党可谓大获全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