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在驿馆住了两天后,换上一身素色布衣,独自出门,漫步在咸阳街头。
他来时所见的咸阳,如今再次确认,依旧不繁华。
街道两旁的屋舍参差老旧,样式雷同,百姓衣着朴素,与长安的富丽形成鲜明对比。
随便走了一段,杜如晦便觉得无趣,索性找了个路边茶摊坐下。
“客官,想喝点啥茶?”
茶摊小厮热情迎上,笑着问道。
“你这都有什么茶?”
杜如晦反问,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
他对茶事颇有研究,但秦地的茶品还未尝过。
伙计笑回:“小摊子,就几样寻常货色,绿茶、毛尖、苦茶,您选一样。”
听来都是普通品种,杜如晦兴趣不大,随口说:“那就毛尖吧。”
“好嘞!”
伙计应了一声,很快端来一壶刚煮好的茶水。
秦人煮茶的方式让杜如晦颇感新奇。
不同于唐国讲究“煮茶入料”
,秦国只是将茶叶简单煮开,加点盐便完事,不加其他香料或辅料。
身为茶道行家,他一看就皱起了眉头。
“这也叫煮茶?”
他语气中带着不悦。
在他看来,这种做法简直是糟蹋好茶。
见他不满,伙计倒是习以为常,一边继续斟茶一边说道:“客官,看您不像本地人。”
“这泡茶的手法是扶苏公子独创的。
他说茶叶本身就已经够好了,加太多配料进去,反倒掩盖了它的原味。”
“他还说过,茶就是茶,对我们这种普通人来说,不过是解解渴,没必要搞太多花样。”
“自然、平和,才是喝茶的道理。”
茶摊的伙计笑呵呵地说完,顺手把茶杯往杜如晦面前轻轻推了推。
“客官,请用茶。”
说完,他就转身去招呼别的客人了。
杜如晦坐在木凳上,一动不动,脑海里全是刚才那几句话。
“顺其自然、平和以对……”
“难道我以前的理解全错了?”
他低声说着,看着眼前那杯热气升腾的清茶,神情有些恍惚。
茶本就是用来让人安静、让人放松的,为什么要定下那么多条条框框?
一杯简单的清茶,就能让人放下心头的纷扰。
杜如晦拿起那粗糙的陶杯,轻轻吹了口气,抿了一口。
刚入口时,味道是苦的。
但咽下去后,口中却泛起一丝清甜,香气缭绕,令人神清气爽。
“好茶!”
他脱口而出,眼里满是惊喜。
这杯粗茶,竟比他在长安喝过的所有名茶都更让他动心。
这才是茶本来的样子!
尝到了滋味,杜如晦接连又喝了好几杯,只觉得身体通透,心也轻了。
他心中已有打算——回去以后,一定要把这种饮茶法带回去大唐。
可想到这里,他又不自觉地想起了扶苏。
能说出“顺其自然”
这样话的人,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霸主吗?
“不,真要有那样的野心,怎么可能静得下心来煮这一壶茶?”
杜如晦摇了摇头。
他太懂茶了,茶是心境的映照。
一个满脑子权谋的人,怎么可能安心坐下来,只为泡出一壶干净、清透的茶?
他再次叫住那个伙计。
“客官,有啥吩咐?”
伙计笑着走近。
杜如晦从怀中取出一两银子,放在桌上,淡淡开口:“我想问点事。”
“只要你如实回答,这银子就是你的。”
伙计一听,立刻来了精神,拍着胸
